[实用新型]汽车起重机用发动机尾气集中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2860.1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1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峰;李喆;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城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4 | 分类号: | F01N3/24;F01N3/20;F01N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起重机 发动机 尾气 集中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起重机用发动机尾气集中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工程起重机产品技术发展主流趋势,减少有害废气排放、降低噪声和震动更是市场竞争的法规与技术门槛。在目前市场同类产品均为满足欧3要求尾气排放系统,在国际及国内汽车排放要求日渐提高的如今,欧4排放系统无疑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用发动机尾气集中处理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汽车起重机用发动机尾气集中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处理器、尿素泵、尿素罐、发动机、蓄电池,尿素泵与尾气处理器上的NOx传感器电连接,尾气处理器的出口上设置有尿素喷射器,尿素喷射器通过尿素喷射线连接到尿素泵,尿素喷射器的出口依次连接到排气管、波纹管和增压器;发动机的电控装置上连接有环境温度传感器,发动机分别通过取水管和回水管连接到尿素罐上,并在取水管上安装断水电磁阀;在尾气处理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出口温度传感器、进口温度传感器,并且出口温度传感器、进口温度传感器连接到发动机上的电控装置上,所述尿素泵连接有一油气分离器,并由外部供气装置供气;尿素罐内部设置有温度及液位传感器,并将温度及液位传感器连接到发动机的电控装置。
汽车起重机用发动机尾气集中处理系统可以达到减少有害废气排放、降低噪声和震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起重机用发动机尾气集中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汽车起重机用发动机尾气集中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处理器11、尿素泵12、尿素罐13、发动机14、蓄电池15,尿素泵与尾气处理器上的NOx传感器1电连接,尾气处理器的出口上设置有尿素喷射器4,尿素喷射器4通过尿素喷射线5连接到尿素泵,尿素喷射器的出口依次连接到排气管18、波纹管19和增压器20;发动机的电控装置上连接有环境温度传感器16,发动机分别通过取水管和回水管连接到尿素罐上,并在取水管上安装断水电磁阀7;在尾气处理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出口温度传感器2、进口温度传感器3,并且出口温度传感器2、进口温度传感器3连接到发动机上的电控装置上,所述尿素泵连接有一油气分离器17,并由外部供气装置供气;尿素罐内部设置有温度及液位传感器6,并将温度及液位传感器连接到发动机的电控装置。
汽车起重机用发动机尾气集中处理系统可以达到减少有害废气排放、降低噪声和震动的效果。
本专利选择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后处理系统的核心内容为选择性催化还原,即控制柴油发动机排气中NOx的技术。过程涉及向催化器内的 排气喷射尿素(一种很容易分解为氨的氮化合物)。氨与NOx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N2)和水(H2O)。SCR系统可满足欧4排放法规。
尿素水溶液存储在安装在底盘上的尿素罐中。尿素罐向同样也安装在底盘上的尿素计量泵供应尿素水溶液。尿素泵由发动机控制模块(ECM)控制。尿素计量泵使用来自车辆辅助气罐的压缩空气来产生尿素喷雾,通过非常精确的计量和泵送系统输送到发动机排气系统内的喷嘴处。喷入尾气处理器中的尿素数量由ECM控制,在任意转速和负载状况下都能与发动机的NOx输出相匹配。当与高温排气接触时,水迅速蒸发,尿素变成氨。氨与NOx在催化器内反应,这一过程的结果就是从排气管中排放出无害的氮气(N2)和水(H2O)。
尿素水溶液在-11℃时开始结冰,所以需要液温传感器(序⑥)来检测冻结的尿素水溶液,以确定何时启动罐加热器,以及检测加热器工作是否正常和过热。液温将被监控,如果温度低于0摄氏度,罐加热系统开关K1,K2将闭合,启动加热器,此时断水电磁阀(序⑦)闭合,从发动机空调系统循环的热水进入尿素罐开始加热。在温度升至7摄氏度之前加热器将保持打开,断水电磁阀启动,加热终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城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京城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2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