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度集成的内燃机油气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59142.9 | 申请日: | 201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1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昱;谭祐祥 |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 集成 内燃机 油气 分离器 | ||
1.一种高度集成的内燃机油气分离器,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油气分离单元和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油气分离器还包括:
第一管路接口,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内燃机进气歧管相连通;
第二管路接口,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内燃机空滤和压气机相连通;以及
第三管路接口,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用于输入曲轴箱窜气;
所述内燃机油气分离器的内部设有通道,其与所述第一管路接口、第二管路接口和第三管路接口相连通用以通过新鲜空气和/或曲轴箱窜气,并且所述流量控制单元被设置于所述通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集成的内燃机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单向阀,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用以防止已经过其进入发动机本体的新鲜空气反窜;
第二单向阀,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用以防止被所述油气分离单元分离出的油经过所述第二单向阀进入发动机本体后回流;
第三单向阀,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管路接口的附近用以控制进入内燃机进气歧管的气体流量;以及
第四单向阀,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管路接口的附近用以防止已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新鲜空气短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集成的内燃机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为常开式单向阀,所述第二、第三和第四单向阀均为常闭式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度集成的内燃机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或第四单向阀内设置有节流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度集成的内燃机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内的节流孔至少包括并联连接的一个第一节流孔和一 个第二节流孔,所述第一节流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节流孔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度集成的内燃机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或第四单向阀内设置有针阀。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度集成的内燃机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油气分离器上设置有安装部,用以将所述内燃机油气分离器装设在内燃机本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度集成的内燃机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油气分离器被装设在内燃机气缸盖或凸轮轴罩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度集成的内燃机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接口和第二管路接口被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个不同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度集成的内燃机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接口、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同一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91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拖拉机散热水箱
- 下一篇:一种布莱登汽封及汽轮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