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电机控制器的预充电及放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36925.5 | 申请日: | 2010-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7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诚忠;唐杰;秦凤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控制器 充电 放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的预充电及放电装置,以保护及安全使用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问题被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燃油汽车被新能源汽车代替已是大势所趋,纯电动汽车即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电动汽车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而电机控制器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控制器性能决定整车安全性和可靠性。请参见图1,图1是现有的电机控制器10与电源柜20的连接示意图,也即是电机控制器10末加任何措施的使用环境。其中电源柜20由变压器TRANS,保险管RS,整流二极管D1~D6,电抗器L1,电解电容C1,电阻R1、保险管RS、开关ZK等组成。电机控制器10由电解电容C2和变频元件(未示出)组成。为提高电机的平稳性,电机控制器10内都装有起稳压和滤波作用的大电容(即电解电容C2)。如果在电解电容C2两端直接突加320伏的电压,对电解电容C2寿命有不利影响,会缩短电解电容C2的寿命。另一方面,当电机控制器10从320伏的电源上断开,由于电解电容C2上贮藏有电能,电机控制器10正、负极问存在较高的电压,很不安全。
因此,需要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的预充电及放电装置,使得当电机控制器充电时,延长电机控制器内电解电容的充电时间,改善电解电容的使用环境,延长电解电容的寿命,当电机控制器断电后,大大缩短电解电容的放电时间,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的预充电及放电装置,该车用电机控制器的预充电及放电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得电机控制器充电时,可以延长电机控制器内电解电容的充电时间,改善电解电容的使用环境,延长电解电容的寿命,当电机控制器断电后,可以大大缩短电解电容的放电时间,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使用安全性,且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车用电机控制器的预充电及放电装置具有如下构成:
该车用电机控制器的预充电及放电装置,包括电解电容,其特点是,所述的车用电机控制器的预充电及放电装置还包括第一通断点、预充电电阻、第二通断点、放电电阻和第三通断点,所述第一通断点通过所述预充电电阻与所述电解电容串联,所述第二通断点与所述第一通断点和所述预充电电阻并联,所述放电电阻与所述第三通断点串联后与所述电解电容并联或者与所述预充电电阻和所述电解电容并联。
较佳地,所述的车用电机控制器的预充电及放电装置还包括第一直接接触器和第二直接接触器,所述第一通断点是所述第一直接接触器的第一常开接点,所述第三通断点是所述第一直接接触器的常闭接点,所述第二通断点是所述第二直接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
更佳地,所述的车用电机控制器的预充电及放电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常开接点、所述常闭接点和所述第一常开触点开闭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直流电源、带键按钮和时间继电器,所述第一直接接触器还包括第二常开接点,所述带键按钮与所述第一直接接触器串联,所述时间继电器和所述第一常开接点串联,所述第二常开接点通过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与所述第二直接接触器串联,所述带键按钮和所述第一直接接触器、所述时间继电器和所述第一常开接点以及所述第二常开接点、所述常开触头和所述第二直接接触器相互并联后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路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指示元件,所述第一直接接触器还包括第三常开接点,所述指示元件与所述第三常开接点串联后与所述时间继电器和所述第一常开接点并联并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路连接。
尤其更佳地,所述指示元件是指示灯。
较佳地,所述的车用电机控制器的预充电及放电装置还包括保险管,所述保险管均与所述第一通断点、所述预充电电阻、所述电解电容、所述第二通断点、所述放电电阻、所述第三通断点串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69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