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6153.5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8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昌;钱知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昌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7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扁形茶 连续 自动 炒制机 | ||
1.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包括机身、机身上固连的支架、置于机身内的炒锅、横向贯穿炒锅且可转动的支承在机身两侧的主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自动输叶机构、茶油投放机构、投叶入锅机构、炒制机构和出茶机构,机身上安装有通过变压器外接电源的单片微电脑控制器,主轴上安装有检测主轴转数的与单片微电脑控制器电连接的主轴接近开关,该接近开关将主轴的转数信息反馈至单片微电脑控制器,单片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相应的光电藕合器操控主电机,加热装置受控于单片微电脑控制器,用于给炒锅加热,自动输叶机构、茶油投放机构、投叶入锅机构、炒制机构和出茶机构分别与单片微电脑控制器相应的接口线路相连,单片微电脑控制器与上述机构实现传送和反馈的闭环控制,并在单片微电脑控制器的控制下对上述机构进行协调,形成可循环连续自动炒茶作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分设于炒锅底部的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单片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相应的光电藕合器控制加热板的通/断电动作,温度传感器返回炒锅的当前温度信号至单片微电脑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输叶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架上的进叶仓、位于进叶仓底部的输送带、用于驱动输送带的输叶电机、位于进叶仓出口处且设置于支架上的称量斗以及安装于该称量斗底部的重量传感器,单片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相应的光电藕合器控制输叶电机启动,重量传感器反馈称量斗的当前重量信号至单片微电脑控制器,并在称量斗到达设定重量时通过光电藕合器关闭输叶电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是在所述进叶仓上且在其出口附近设置有受输叶电机带动的挡叶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油投放机构包括投油电机、位于炒锅上方及称量斗后方的固设于支架上的茶油管和检测茶油管回转并将投油状态反馈至单片微电脑控制器的茶油管位置接近开关,单片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相应的光电藕合器控制投油电机启动,单片微电脑控制器在收到茶油管位置接近开关反馈信号后关闭投油电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叶入锅机构包括投叶电机和检测称量斗翻转/复位状态的称量斗位置接近开关,单片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相应的光电藕合器控制投叶电机启动,单片微电脑控制器在收到称量斗位置接近开关反馈信号后关闭投叶电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机构包括炒锅升降电机、固定于主轴上的压板炒手组件、用于检测压板对炒锅的压量并将压量信息反馈至单片微电脑控制器的炒锅升降接近开关和用于检测炒锅升降电机的反转以带动炒锅复位并将炒锅复位信息反馈至单片微电脑控制器的炒锅复位接近开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是炒锅后部附近且在其侧挡板上设置有与压板工作面相触的除粘叶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茶机构包括出茶电机、受出茶电机带动的出茶门、用于检测出茶门开启/关闭状态并将信息反馈至单片微电脑控制器的出茶门接近开关,出茶门设置于前机身上口且位于炒锅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机身的位于出茶门下方位置设置有一个出茶导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昌,未经李明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61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