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功率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负极引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8244.4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9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袁云泉;褚百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市芯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圆柱形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引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功率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负极引出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在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针对负极引出所设计的电池结构,属于基本电器元件领域。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常见的负极极耳引出方式是将极耳弯折至卷芯中心孔,再使用焊针穿过卷芯中心孔将负极耳与钢壳部点焊连接,形成一点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得卷芯与钢制外壳接触面积小、阻抗大、大电流放电效率低,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设计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负极引出结构,该高功率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负极引出结构在卷芯的负极耳下部焊接有铜网,在钢壳的底部焊接有发泡镍,引出负极耳时对卷芯进行垂直向下敲打,使得焊接有铜网的负极耳完全嵌入发泡镍体内,最后使用点焊针穿过卷芯的中心孔将负极耳与钢壳底部焊接牢固,这样的负极引出结构接触面积大、电芯阻抗小、大电流放电效率高,能有效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全面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高功率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负极引出结构,包括有卷芯、负极耳、铜网、钢壳、发泡镍主要部分,其中:在卷芯的下端设置有负极耳,在负极耳下部设置有铜网,铜网呈圆环形,中间设置有通孔,负极耳和铜网采用点焊接连接;在钢壳下端设置有发泡镍,发泡镍呈圆环形,中间设置有通孔,发泡镍和钢壳底端采用点焊接连接;钢壳的内径数值为a,铜网的外圆直径数值为b,铜网的厚度数值为c,铜网的通孔直径数值为d,发泡镍的外圆直径数值为e,发泡镍的厚度数值为f,发泡镍的通孔直径数值为g,则b等于a减去2~3mm,c的取值范围是0.2~0.3mm,d的取值范围是8~12mm,e等于a减去1~2mm,f的取值范围是0.5~0.7mm,g的取值范围是8~12mm;组装锂离子电池时,将焊接有铜网的卷芯放置进焊接有发泡镍的钢壳内部,然后将装有卷芯的钢壳垂直放置于铺设有0.3mm厚胶皮的台面上,对卷芯实施垂直向下敲打,敲打3次,使铜网完全嵌入发泡镍体内,最后使用点焊针穿过卷芯的中心孔将负极耳与钢壳底部焊接牢固,完成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池负极引出,高功率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负极引出的最终结构是,铜网完全嵌入发泡镍体内,负极耳与钢壳底部焊接。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积极效果和技术特征:
高功率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负极引出结构,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易操作,卷芯负极与外壳形成一个导电网,接触面积大、电芯阻抗小、大电流放电效率高,改善了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材料选择既保证了技术性能,又降低了成本,革新了锂离子电池传统负极引出方式,提高了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负极耳与铜网焊接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2是钢壳与发泡镍焊接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3是卷芯入壳敲打前的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4是卷芯入壳敲打后的结构剖切示意图;
如图所示,图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下:
1.卷芯、2.负极耳、3.铜网、4.钢壳、5.发泡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在卷芯1的下端设置有负极耳2,在负极耳2下部设置有铜网3,铜网3呈圆环形,中间设置有通孔,负极耳2和铜网3采用点焊接连接;在钢壳4下端设置有发泡镍5,发泡镍5呈圆环形,中间设置有通孔,发泡镍5和钢壳4底端采用点焊接连接;
如图1、图2所示,钢壳4的内径数值为a,铜网3的外圆直径数值为b,铜网3的厚度数值为c,铜网3的通孔直径数值为d,发泡镍5的外圆直径数值为e,发泡镍5的厚度数值为f,发泡镍5的通孔直径数值为g,则b等于a减去2~3mm,c的取值范围是0.2~0.3mm,d的取值范围是8~12mm,e等于a减去1~2mm,f的取值范围是0.5~0.7mm,g的取值范围是8~12mm;
如图3、图4所示,组装锂离子电池时,将焊接有铜网3的卷芯1放置进焊接有发泡镍5的钢壳4内部,然后将装有卷芯1的钢壳4垂直放置于铺设有0.3mm厚胶皮的台面上,对卷芯1实施垂直向下敲打,敲打3次,使铜网3完全嵌入发泡镍5体内,最后使用点焊针穿过卷芯1的中心孔将负极耳2与钢壳4底部焊接牢固,完成高功率圆柱型锂离子电池负极引出,高功率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负极引出的最终结构是,铜网3完全嵌入发泡镍5体内,负极耳2与钢壳4底部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市芯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市芯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8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网络回传功能的数字电视机
- 下一篇:三相窃电检测比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