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缸环刀式精剪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5428.9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3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袁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正敏 |
主分类号: | B23D15/00 | 分类号: | B23D15/00;B23D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缸环刀式精剪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的剪切下料的方法及其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缸环刀式精剪机。可简称环剪机。
技术背景
金属材料中的棒料和部分型材的下料方法及其设备,已经比较广泛使用锻压行业;1991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江国屏等主编《锻模设计手册》P43-69;1993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俞新陆主编《锻压手册/第3卷/锻压车间设备》P749-759;都先后公布了各种棒料剪切机、各型剪床、冲床及剪切模的技术参数与相关知识。可是一般的剪切方法,都会造成切口端头被压扁并出现飞边,为了减少畸变带来的缺陷,设计了所谓“精密剪切模”,但无论是楔块式还是杠杆式,都是用两块半圆形刀片,径向夹紧再切断,由于保留了较大的间隙,所以切口端面仍然会出现5%的椭圆度,2度左右的斜角。对于热加工(如锻压工艺)的行业,尚可使用;但对于冷加工(如切削工艺)的行业,仍然算不上“精密”,还是会造成材料和工时都存在浪费现象。
综上所述,目前最重要的还是缺乏一种下料长度精准,切口断面没有斜度,没有椭圆度,质量好,效率高的精剪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用环形油缸环形刀片,在夹紧棒料的同时,剪断棒料,下料长度精准,切口断面没有斜度,没有椭圆度,质量好,效率高的加工方法及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缸环刀式精剪机,包括如下步骤:
1),备制框架及其附件。在机架内布置有两个相同的环刀总成,静环刀总成固定在机架上,动环刀总成,与液压系统的油缸活塞杆固接,随着活塞的运动而在机架的导槽内滑动,由于两个环刀总成的中心都有圆孔,剪料前两者圆孔重合,放进棒料后,两个环刀总成油孔开始供油,活塞经过内锥环再推动每件刀片,同时夹紧棒料,动环刀总成受活塞杆推力紧挨着静环刀总成垂直于棒料的轴线运动,产生剪力,精确地剪断棒料。下料长度由挡料器调整。
2),备制两个环形夹紧器:由缸体、缸盖、内锥环、活塞、弹簧组成;它们除弹簧外都是环形零件,都有螺孔或过孔;缸体外部有油孔和与机架或活塞杆相连接的螺孔;缸盖中部管外有密封圈槽,环板上有油孔;内锥环内部钭面与刀片斜面接触,形成摩擦副,端面有装弹簧的圆孔,圆柱面上有闭锁槽;活塞外圆有密封圈槽,端面与内锥环用螺栓固接。
上述的缸体、缸盖、刀架,用螺栓连接成环形壳体,除了油孔与刀架的刀槽外,其余为封闭空间,油孔供油时,产生轴向力N作用于活塞,由于内锥环斜面分力转换为4倍于轴向力N的径向力V,作用于刀片,夹紧棒料;油回油箱时,弹簧的弹力使内锥环、活塞复位,板簧的弹力使刀片复位。
3),备制两个环形刀片组:由刀架、刀片和板簧组成;刀架外部有一圈均布的螺栓过孔,且螺栓与缸体连接,内部均布4至8个(对于较大直径的棒料宜选大数)凸台,每两个凸台 之间径向安置1件刀片,相互构成滑动配合;每个凸台上有螺孔,与缸盖连接;板簧两端插入刀架和缸盖的孔中,其弓形中部利用弹力作用于刀片。
上述的刀片为镶块式,备有相同4至8件(对于较大直径的棒料宜选大数),均布在棒料的中轴线周围,镶成一个圆环形,在中轴线一端,有与棒料半径相适应的圆弧,在另一端有与中轴线成8度斜角的斜面,该斜面与内锥环的16度棱锥面吻合,两者构成有润滑条件的摩擦副;刀片的两个大面相互平行,与刀架的刀槽构成滑动配合;中部有方孔装入板簧,能随时接触内锥环。
环形刀片组,是有互换性的备用件,根据不同棒料规格,备制不同的环形刀片组,便于更换;当较小r的刀片刃口用钝后,修磨成较大r的刃口,即能换上继续使用。
上述的闭锁槽,是在内锥环3的圆柱面上刻出0.5毫米深的浅槽,两端为半圆形,展开长度为πR(R为内锥环3的半径);在距闭锁槽4毫米处的外周,再刻出一条0形密封圈槽;平常不供油时,允许运动件利用间隙相互滑动,而在剪切瞬间,从油孔供入压力油,消除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实现环刀总成内部的刚性锁定,提高剪切精度,延长刀片寿命。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上述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下料长度精准,切口断面没有斜度,没有椭圆度,质量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现将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时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关键结构:环刀总成部装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正敏,未经袁正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5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剪板机的后挡料机构
- 下一篇:厚壁钢管道开孔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