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体式曲轴、变速齿轮箱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0835.0 | 申请日: | 201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3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和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信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2 | 分类号: | F16H37/02;F16H5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2102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曲轴 变速齿轮 箱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曲轴箱体、变速齿轮箱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曲轴箱与变速齿轮箱合为一体的整体式曲轴、变速齿轮箱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常见的大排量休闲车用发动机,其曲轴箱与变速齿轮箱一般为分体式结构,曲轴作功动力输出由CVT主动轮进行传递,通过皮带传递到CVT从动轮,再到分体的变速齿轮箱,上述结构存在如下的缺点:1.分体式结构,其CVT主、从动轮分别装配在发动机曲轴上和变速齿轮箱输入轴上,由于曲轴箱与变速齿轮箱安装点加工及装配误差,导致CVT主、从动轮V形中心不在同一个面上,皮带扭曲,起磨损加剧并影响CVT主、从动轮的使用寿命;2.CVT主、从动轮两端震动频率不一,使车辆抖动增加,影响乘座舒适性;3.分体式结构要求曲轴箱与变速箱要有可靠的联接点,且联接安装点必需精准,大批量生产时国内制造及装配工艺水平很难满足要求;4.传动效率低,加速性能差;5.分体式结构零件数量多、体积大,原材料消耗多,且管理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式曲轴、变速齿轮箱体的技术方案,减少CVT主、从动轮安装位置的累积误差,提高皮带及CVT主、从动轮的传动效率及其使用寿命,降低震动。
所述的整体式曲轴、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联接构成整体箱体的左箱体组件和右箱体组件,箱体内设置曲轴总成,曲轴总成的左侧曲轴套接CVT主动轮总成,CVT主动轮总成通过皮带与CVT从动轮总成传动连接,CVT从动轮总成套接驱动轴,驱动轴配合连接副轴,副轴上套接过桥主动齿轮,过桥主动齿轮啮合连接过桥从动齿轮,过桥从动齿轮套接从动轴,从动轴左侧套接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套接输出轴。
所述的整体式曲轴、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左箱体组件和右箱体组件组成的箱体内分别设置曲轴孔,曲轴总成左右两侧的轴承分别装配在曲轴孔内,曲轴总成的右侧曲轴套接飞轮总成。
所述的整体式曲轴、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左箱体组件和右箱体组件组成的箱体内分别设置驱动轴孔,驱动轴装配在驱动轴孔内。
所述的整体式曲轴、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左箱体组件和右箱体组件组成的箱体内分别设置副轴孔,副轴装配在副轴孔内。
所述的整体式曲轴、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左箱体组件和右箱体组件组成的箱体内分别设置从动轴孔,从动轴装配在从动轴孔内。
所述的整体式曲轴、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箱体组件和右箱体组件上设置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定位使左箱体组件和右箱体组件合箱。
所述的整体式曲轴、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VT从动轮采用渐开线花键套接在驱动轴上。
所述的整体式曲轴、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锥齿轮采用渐开线花键套接在从动轴上。
所述的整体式曲轴、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锥齿轮采用矩形花键套接在输出轴上。
所述的整体式曲轴、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轴通过各级减速齿轮与副轴联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曲轴箱与变速齿轮箱做成整体式,无需另外联接,节省了联接点的加工及装配工艺,降低了车辆的装配难度,避免了因装配不良而导致的其他系列隐患。集成了分体式曲轴箱和变速齿轮箱的安装座及外周部分箱体壁,二者重叠部分箱体壁则在集成时取消,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同时分体式箱体使用的联接板、螺栓、螺母、定位销等零件也减少,降低了机构的材料成本及零件管理费用。CVT主动轮、CVT从动轮装配在整体式曲轴箱上,减少CVT主、从动轮安装位置的累积误差,从而提高皮带及CVT主、从动轮的传动效率及其使用寿命,降低震动,避免了因安装点两端震动频率不一致而引起的抖动,提高了舒适性,同时减少了各联接点震动产生的功率损耗,使传动效率更高,加速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信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信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0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