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制式可信传输的列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4195.2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9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李秀春;于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交大路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H04W24/00;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王景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0 | 代理人: | 王景林;梁洁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制式 可信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列车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制式可信传输的列尾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列尾安全防护系统只是应用在货运列车,目前铁道部及各铁路局均提出了客列尾的需求,完全采用货列尾直接应用于客列尾,存在很多不可预估的问题。况且传统列尾装置在其辅助制动时,因其制动减压是不可控制的,只能在紧急情况下辅助完成紧急制动,而不能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实现在线与牵引机车的同步可控制动。另外,传统列尾系统装置采用单一的通信网络方式,经常遇到盲区或弱场区,造成列尾信息传输不畅,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借助GSM-R网络与400MHz无线列调系统以及商业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互补传输,能够在山区或隧道内等盲区或弱场区采用多种通信方式互补技术,避免了由于盲区或弱场区造成的列尾信息传输不畅形成信息丢失问题,从而保障了列车安全运行,同时在线路环境复杂区段实现列车尾部与牵引机车同步可控制动的基于铁路专业通信的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已经在线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制式可信传输的列尾装置,主要为了提高铁路交通运输列车制动控制系统的更加安全,提高交通运输安全保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制式可信传输的列尾装置,包括列车尾部主机装置和机车控制单元,所述列车尾部主机装置和机车控制单元由各自的移动通信电台或模块建立无线通信,进行无线电连接。
所述列车尾部主机装置由信息采集模块、控制模块、移动通信电台或模块组成,并依次通过内部总线式标准化接口连接,
所述机车控制单元由列尾司机控制盒、信息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移动通信电台或模块组成,并依次通过内部总线式标准化接口相连;
所述列车尾部主机装置和机车控制单元的控制模块中均设置有区域-时间段与信号指令映射表模块、在途监测与离线分析模块、数据传输程序模块、移动数据存储模块和辅助维护系统模块。
所述列车尾部主机的控制模块中,区域-时间段与信号指令映射表模块分别与在途监测与离线分析模块和数据传输程序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在途监测与离线分析模块分别与区域-时间段与信号指令映射表模块、移动数据存储模块、数据传输程序模块和辅助维护系统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移动数据存储模块分别与在途监测与离线分析模块、辅助维护系统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数据传输程序模块分别与区域-时间段与信号指令映射表模块、在途监测与离线分析模块和辅助维护系统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辅助维护系统模块分别与在途监测与离线分析模块、移动数据存储模块、数据传输程序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
所述机车控制单元的控制模块中,区域-时间段与信号指令映射表模块分别与在途监测与离线分析模块和数据传输程序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在途监测与离线分析模块分别与区域-时间段与信号指令映射表模块、移动数据存储模块、数据传输程序模块和辅助维护系统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移动数据存储模块分别与在途监测与离线分析模块、辅助维护系统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数据传输程序模块分别与区域-时间段与信号指令映射表模块、在途监测与离线分析模块和辅助维护系统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辅助维护系统模块分别与在途监测与离线分析模块、移动数据存储模块、数据传输程序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基于多制式可信传输的列尾装置工作原理是:依靠GSM-R网络覆盖、400MHz无线列调系统、商业通信系统等实现包括重载长大列车、重载常规列车、客运列车尾部与牵引机车同步可控制动的一种基于多制式可信传输的列尾装置。
本实用新型基于多制式可信传输的列尾装置工作原理借助GSM-R网络与400MHz无线列调系统以及商业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互补传输,能够在山区或隧道内等盲区或弱场区采用多种通信方式互补技术,避免了由于盲区或弱场区造成的列尾信息传输不畅形成信息丢失问题,从而保障了列车安全运行,同时在线路环境复杂区段实现列车尾部与牵引机车同步可控制动的基于铁路专业通信的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已经在线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交大路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交大路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41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童车
- 下一篇:轨道车厢空调机组的铝质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