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2053.2 | 申请日: | 2010-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3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陈熔;刘晓录;张立斌;潘洪达;赵强;牛贝妮;刘洪发;戴建国;刘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16 | 分类号: | G01B21/1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车轮 间隙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轮间隙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普及,作为检测站检测项目中重要的一项,汽车底盘间隙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所谓汽车底盘松旷间隙,就是指汽车车轮总成、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相配合零部件之间的松旷间隙,如轮毂轴承副、主销配合副、球头配合副、独立悬架摆臂铰链、纵横拉杆、钢板吊耳、骑马螺栓等处以及传动系的配合松旷间隙。底盘行驶系各零部件的配合间隙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才能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无论其中任何一处间隙过大或润滑不良,都会导致汽车的行驶性能下降,操纵稳定性变坏,行车摇摆不定,轮胎与悬架零件加速磨损,转向不灵敏等等不良后果,严重时更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加强对底盘行驶系松旷间隙的经常检测,及时维护以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汽车行驶系和传动系故障只有在汽车行驶中才会出现,汽车停止时检查费时费力,不易觉察。将汽车车轮置于检测平板上,通过平板前后左右等方向的强制移动,给车轮施加各个方向的作用力,模拟汽车在路面上运动时车轮的受力,就可充分暴露行驶系和传动系各零部件的技术状况和各连接处松紧程度,从而可快捷、准确地判断故障部位。
目前,对于汽车底盘间隙检测台主要有人工经验检测和微机智能检测两种。
人工经验检测:检测时,将汽车的前轮或后轮停在检测台的台面板上。然后由操作人员利用控制手柄控制台板转动以带动汽车轮胎运动。通过操作人员在地沟内用肉眼来观察行驶系和传动系各处间隙,从而利用经验来判断汽车底盘间隙是否合格。
微机智能检测:检测时,将汽车的车轮停在检测台的滑动板上,然后由检测人员打开控制开关使滑动板前、后、左、右运动,从而带动汽车车轮前、后、左、右的运动,通过控制刹车和手刹,由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计算间隙。
现行底盘间隙检测台存在的问题:对于人工经验检测台,由于这项检验需要检查人员站在汽车发动机油底壳下方,泄漏的油污,振动时底盘落下的灰尘和水,空气不流动的地沟使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国内各检测站检测人员都不愿作此项检验。而往往由于漏检造成严重车祸。检测过程不能实现自动化,检测结果缺乏可靠性。对于微机智能检测台,台板只能x、y方向移动,并且结构复杂。现有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台已不能同时满足检测线的要求,故必须研究出一种更新的科学的检测系统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目前汽车车轮间隙检测装置的缺点与不足,而开发的一种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装置。
该装置可在三自由度上定量检测汽车车轮的间隙,通过控制液压站高压油的流量来控制纵向和横向三个油缸的线性移动,带动与之相连的上台板骨架三个方向移动或转动,从而形成上台板花纹板的三个方向移动或转动,最终带动车轮在台板上三个方向运动,测出车轮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主要由左、右两个对称的车轮间隙检测台组成,每个检测台包括:车轮间隙框架装配体A、上台板骨架装配体B、后双活塞杆油缸总成装配体C、前双活塞杆油缸总成装配体D、纵向单活塞杆油缸总成装配体E、上台板装配体F,所述的车轮间隙框架装配体A固定在基础上,所述的上台板骨架装配体B的上滑板钢球支承垫19在车轮间隙框架装配体A的钢球5上滑动,上台板骨架装配体B的上台板骨架18通过活塞杆耳环销轴35与前、后双活塞杆油缸总成装配体D、C和纵向单活塞杆油缸总成装配体E连接,并由上述的活塞杆油缸总成装配体的三个油缸的伸缩移动带动上台板骨架18的移动和转动,后双活塞杆油缸总成装配体C、前双活塞杆油缸总成装配体D、纵向单活塞杆油缸总成装配体E通过油缸尾耳环支座28与车轮间隙框架装配体A螺钉连接,上台板装配体F的上台板38与上台板骨架18螺钉连接,并由上台板骨架18带动上台板装配体F移动和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2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目标靶球夹钳
- 下一篇:煤基合成气甲烷化生产代用天然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