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5847.6 | 申请日: | 201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3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岸龙矢;今井美久;藤村正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S5/00 | 分类号: | B60S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定位装置,其限制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位置。
背景技术
近年,开发了一种电动汽车,其以蓄电池作为驱动源而行驶,在该电动汽车中存在一种蓄电池更换方式。这种蓄电池更换方式,是例如在电力消耗量少的夜间预先对蓄电池充电,在搭载于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电力耗尽时,更换为充电完毕的蓄电池的方式。
在这里已知一种技术,即,在更换蓄电池时,利用位置检测单元检测蓄电池车体收容部的位置,根据其检测结果,利用位置对正单元进行蓄电池单元与蓄电池车体收容部的位置对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3087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在该现有的蓄电池更换方式中,由于使用传感器等位置检测单元和位置对正单元,因此存在结构变得复杂而成为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定位装置,其可以以简单的构造进行高精度的车辆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其在车辆行驶的同时调整前述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筒状的前后滚柱,其以沿车辆的行驶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可旋转地被轴支撑,并且车辆的车轮载置在其侧面之上;以及筒状的纵滚柱,其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可旋转地被轴支撑,并且与车辆的车轮抵接 而施加载荷,前述纵滚柱沿车辆的行驶方向设置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的基础上,前述多个纵滚柱设定为,随着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上游侧,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轴的倾斜角度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的基础上,前述多个纵滚柱形成为,随着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上游侧,外径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的基础上,前述多个纵滚柱设定为,随着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上游侧,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侧面的倾斜角度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的基础上,前述多个纵滚柱形成为,随着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上游侧,上下方向的高度增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6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至5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的基础上,前述多个纵滚柱,随着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上游侧而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车辆的定位装置,由于沿车辆前进方向设置多个筒状的纵滚柱,因此可以以简单的构造将沿车辆前进方向的定位的调整长度设定得较长,从而可以使车宽方向的定位精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定位系统整体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的定位装置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车辆置载于图3的定位装置上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将前轮用纵滚柱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利用纵滚柱将后轮在车宽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状态的局部剖面的斜视图。
图10表示利用纵滚柱将后轮在车宽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前轮侧的纵滚柱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利用纵滚柱将前轮在车宽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车轮通过前轮用及后轮用车轮定位机构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设置使蓄电池组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的定位装置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定位系统整体的侧视图,并且,图2是图1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5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