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教练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6153.8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6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正强 |
主分类号: | G09B9/042 | 分类号: | G09B9/0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教练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教练车。
技术背景
目前用于培训汽车驾驶员的教练车都是采用一般的汽车,虽然有的教练车在教练员位置上配置了刹车装置,但学员在实际的学习驾驶过程中往往遇到多种突如其来的状况,学员没有更多的驾驶经验,不能及时应对处理,遇到突发状况时仅靠教练员的紧急刹车很难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对学员、教练员及现场周围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改良的教练车,在学员驾车学习的过程中教练员能同时进行控制操作,避免一些不必要事故的发生,确保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驾驶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针对自动档教练车,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教练车,包括主驾驶操控系统及副驾驶操控系统,所述主驾驶操控系统包括主驾驶方向盘、主刹车踏板及主油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驶操控系统包括副驾驶方向盘、副刹车踏板及副油门控制踏板,所述副驾驶方向盘通过第一联动机构实时控制主驾驶方向盘,所述副刹车踏板通过第二联动机构控制主刹车踏板动作,所述副油门踏板通过第三联动机构控制主油门踏板动作。
改进的,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充满液压油的液压管,所述液压管一端设有主动活塞,主动活塞外端连接在副刹车踏板上,所述液压管另一端设有被动活塞,被动活塞外端连接有一个与主驾驶踏板联动的主驾驶踏板连杆,所述主驾驶踏板连杆在主动活塞的作用下拉动主驾驶踏板动作。
改进的,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设在主方向盘上的被动传动轮及设在副方向盘上的主动传动轮,主动传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被动传动轮动作,所述主传动轮直径与副方向盘直径之和大于被动传动轮直径与主方向盘直径之和。
改进的,所述副方向盘直径等于主方向盘直径,所述主传动轮直径大于被动传动轮直径。
改进的,所述副方向盘直径大于主方向盘直径,所述主传动轮直径等于被动传动轮直径。
改进的,所述第三联动机构包括设在副油门踏板的开关触杆II,开关触杆II旁设置有弹簧片II和触点II,弹簧片II和触点II在开关触杆II动作下实现连通或断开,所述主驾驶踏板上固定有开关触杆I,开关触杆I旁设置有弹簧片I和触点II,弹簧片I和触点II在开关触杆I动作下实现连通或断开,所述弹簧片I和弹簧片II通过导线连通,所述触点I和触点II通过导线连通,所述触点I和触点II间还串联友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弹簧片I间还串联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主油门踏板的转轴连动。
针对手动档教练车,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教练车,包括主驾驶操控系统及副驾驶操控系统,所述主驾驶操控系统包括主驾驶方向盘、主刹车踏板、主离合器踏板及主油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驶操控系统包括副驾驶方向盘、副刹车离合踏板及副油门控制踏板,所述副驾驶方向盘通过第一联动机构实时控制主驾驶方向盘,所述副刹车离合踏板通过第二联动机构控制主离合器踏板及主刹车踏板动作,所述副油门踏板通过第三联动机构控制主油门踏板动作。
改进的,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充满液压油的液压管,所述液压管一端设有主动活塞,主动活塞外端连接在副刹车离合踏板上,所述液压管另一端设有被动活塞,被动活塞外端连接有一个与主驾驶踏板联动的主驾驶踏板连杆,所述主驾驶踏板连杆在主动活塞的作用下拉动主驾驶踏板动作。
改进的,所述被动活塞的外端还连接有一个与主离合器踏板联动的主离合器踏板连杆,所述主离合器踏板连杆在主动活塞的作用下拉动主驾驶踏板动作。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教练车副驾驶操作系统上设置了副驾驶方向盘、副油门控制踏板、副刹车踏板或副刹车离合踏板,通过联动机构能分别控制相对应主驾驶操控系统上的操作部件,学员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时,教练员可及时进行控制操作,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故,保证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驾车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第一联动机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联动机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三联动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正强,未经高正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6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目标检测方法和设备及其使用的图像采集装置
- 下一篇:十字角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