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金刚石合成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51706.2 | 申请日: | 201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申兆清;彭献伟;王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3/06 | 分类号: | B01J3/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金刚石 成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硬材料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金刚石合成块。
背景技术
在超硬材料合成行业,金刚石合成用的原辅材料有叶蜡石、白云石、石墨柱、石墨纸等,其中石墨柱是将石墨粉和触媒粉以某种比例混合压制烧结成圆柱形状而成。将叶蜡石粉和白云石粉压制成方块形,内装石墨柱和石墨纸、两端通过导电钢圈封堵以形成现有的金刚石合成块,它存在的问题是:1、导电钢圈为博士帽式,其导电是通过导电钢圈的圆形竖壁实现的,导电面积小,电流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石墨柱两端与中部温差大,影响合成金刚石的质量;2、导电钢圈和石墨柱横截面一样大,由于导电钢圈和顶锤直接接触,合成块两端是散热的主要方向,面积越大,散热越多、越快,耗费功率大,浪费电能多,金刚石合成成本高;3、导电钢圈与顶锤面接触传压,由于导电钢圈硬度高,导致传压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流分布均匀、节约电能、传压效果好的新型金刚石合成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金刚石合成块,包括圆柱形石墨柱,石墨柱外套设有白云石块和叶腊石块,所述石墨柱两端设有导电面积小于石墨柱横截面的导电钢圈,导电钢圈周围填充填料。
所述导电钢圈包括设于下部的圆钢片一,所述圆钢片一中间上面平行连接有两片或多片竖向铁片,竖向铁片另一端设有圆钢片二,圆钢片一、圆钢片二与竖向铁片同轴垂直连接。
所述圆钢片二直径为石墨柱横截面直径的1/2-2/3,圆钢片一直径为圆钢片二直径的1/2-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石墨柱两端设有导电面积小于石墨柱横截面的导电钢圈,减小了导电钢圈与顶锤的接触面积,节约电能,降低了金刚石合成成本,并且使导电钢圈上的电流分布均匀,传压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温度场和压力场。
2、导电钢圈的圆钢片一与石墨柱接触导电,电流经由圆钢片一分流到石墨柱外围,使中心发热和外围发热同步进行,消除了石墨柱的温差,使温度和压力很好的匹配,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新型金刚石合成块,其包括圆柱形石墨柱1,石墨柱1外套设有白云石块2和叶腊石块3,在石墨柱1的两端设有导电面积小于石墨柱1的横截面积的导电钢圈4,在导电钢圈4周围填充有填料5。填料5为叶蜡石或者白云石或者叶蜡石与白云石的混合物。导电钢圈4包括设于下部的圆钢片一41,在圆钢片一41中间上面平行连接有两片或多片竖向铁片42,竖向铁片42另一端设有圆钢片二43,圆钢片一41、圆钢片二43与竖向铁片42同轴垂直连接,且圆钢片二43的直径为石墨柱1横截面直径的1/2-2/3,圆钢片一41的直径为圆钢片二43的直径的1/2-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17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 下一篇:一种搅拌机自动加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