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尺寸抱箍式行波高频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43153.6 | 申请日: | 201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7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延龄;何汉文;陈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湘能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昌伟 |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 抱箍式 行波 高频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电容型设备(CVT和电容型CT)高频电容入地电流检测用的大尺寸抱箍式故障行波传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力系统利用行波等高频信号的故障定位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把处于高压、超高压(110~1000kV)的故障行波高频信号转换为低压(几伏至数百伏)信号。申请号为02115506.2,发明名称为“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和装置”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在变电站电容元件上串接小电抗获取低压行波信号的技术;申请号为00131128.X,发明名称为“电力线路保护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行波传感器”的发明专利是利用一种基于罗柯夫斯基线圈的传感器套在CVT地线上的技术;申请号为200310110670.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铁氧体为铁芯的套在CVT、CT地线上攫取故障行波信号的技术。这三种传感器技术所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必须停电安装,其次是被测的地线尺寸很小(直径Φ≤40mm),因此在高压和超高压变电站的应用安装中受到了极大局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在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变电站电容型设备高频电容入地电流的大尺寸抱箍式行波高频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该传感器包括被分割成两个半环形的构件,半环形构件包括铁芯,铁芯上的二次绕组,铁芯及二次绕组之外的开口形屏蔽,屏蔽之外是外壳,二次绕组与输出板连接;两个半环形构件采用紧固带固定于被测设备支架杆上。
所述铁芯是由连续的铁基纳米晶带层叠卷绕而成,经绝缘固化后切开成两个半环形的构件;开口形屏蔽采用铜材或铝材;二次绕组的匝数N=5~100匝,单匝绕制。
所述输出板包括并联于二次绕组两端的无感电阻R2和限幅器WY,以及串联于电路两端的电阻r,电阻r与输出电缆波阻抗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高频性能好,能真实反映高压侧故障行波信号,当高压行波波头时间tm1=0.25μs时,传感器二次输出的低压信号的波头时间差异可小于50ns。其二,大尺寸铁芯和传感器的内径可达到Φ200~Φ500mm,能够适用于110kV至1000kV变电站的CVT、CT等设备支架杆上安装。其三,采用抱箍式结构,安装时无需停电。其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输出板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传感器由左、右两个半环形部分组成,抱箍在被测CVT、CT设备支架杆7上。支架杆是钢筋混凝土管或钢管,其外径随电压等级不同而取值范围为Φ250~Φ500mm。由图可见,本传感器由铁芯1、二次线圈2、开口形屏蔽3、外壳4和输出板6组成,被浇注环氧树脂固化后成环形,再切割成左、右两个半环。再用紧固带5把两个半环抱箍在设备支架杆7上。其中,开口形屏蔽3采用铜材或铝材制成。
图2为本传感器核心部件即铁芯的结构示意图。该开环形的铁芯是用铁基纳米晶带连续卷绕而成。其内径Φ2根据图1中设备支架杆7的外径Φ1来确定。铁基纳米晶带的厚度≤30μm,带宽h可在10、15、20、30或40mm中选用。根据选定的带宽h选定铁芯厚度Δ为5、10或20mm。铁芯圈绕后经环氧树脂绝缘固化,用专业切割机切成半圆开环铁芯,其开环口宽度δ控制在小于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湘能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湘能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3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时序测试电路
- 下一篇:用于电能检测装置的采样器旋转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