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电路封装片打标机下料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1010.1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6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峰;徐银森;刘建峰;胡汉球;苏建国;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华 |
主分类号: | B65B35/18 | 分类号: | B65B35/18;B65B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电路 封装 片打标机下料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打标机的下料模块,特别指一种在半导体封装产品用激光打标记的下料模块。
背景技术
半导体封装产品在出厂前,需要在其外壳做商标、编码等标记,以便于识别;打标机打标后,需要将料片料片下料开放置到合适的料片盒。简单的方式是人工下料,重复劳动量大,容易疲劳,易引起质量事故,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克服手工下料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构简单,控制精确的集成电路封装片打标机下料模块。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下料模块包含料片的下料转移单元、下料取放单元、下料升降单元,通过安置在输送带旁的龙门结构的下料取放单元的机械手,进行下料操作,将料片由输送轨道取到下料转移单元,经由下料转移单元再放到下料升降单元。
所述的下料取放单元由伺服电机驱动同步带实现左右运动,由气动元件驱动机械手完成上下运动。机械手基于真空吸附的原理,配以气动元件实现对料片的软接触。
所述的下料升降单元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同步带模组,同步带模组驱动料片向下运动,使料片最终放置到指定的料片盒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保证输送系统送出的料片能够及时下料,下料装置机构简单,控制精确,效率高,噪音低,同时可适应多种尺寸的料片下料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装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下料转移单元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下料取放单元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下料升降单元正视图。
图中:1、输送轨道;2、料片;3、下料转移单元;4、下料取放单元;5、下料升降单元;6、伺服电机;7、气动元件;8、机械手;9、料片盒。
具体实施方式
分别选用如图2、图3、图4所示下料转移单元3、下料取放单元4、下料升降单元5,装配成如图1所示的总装模块。
下料取放单元4连接有伺服电机6、气动元件7、机械手8。下料取放单元4由伺服电机6驱动及同步带实现其左右运动,由气动元件7驱动完成上下运动。机械手8基于真空吸附的原理,实现对料片2的软接触;下料升降单元5配以伺服电机驱动同步带模组,由同步带模组驱动料片2的料架向下运动。
操作过程如下:通过安置在输送带旁的龙门结构的下料取放单元4的机械手8,真空吸取料片2,将料片2从输送轨道1转移到下料转移单元3,再转移到下料升降单元4,释放料片,然后下料取放单元4吸取装置回初始位置重复上一次操作。料片2即由下料取放单元4从输送轨道1经下料转移单元3,取放到下料升降单元5,送到料片盒9中,完成下料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华,未经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1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秧苗移植机
- 下一篇:一种在网络设备中用于优化网页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