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功率齿轮疲劳强度试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0933.5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7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周贤泉;梅富喜;邱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武汉长虹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G01N3/22 | 分类号: | G01N3/22;G01M1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齿轮 疲劳强度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动力传动装置,涉及风力发电齿轮或其它大功率齿轮加载运转疲劳试验装置,所述的大功率齿轮的功率为1000千瓦-3000千瓦。
背景技术
风电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组中一个重要部件。由于风力发电机机组安装在高山、荒野、海滩等风口处,常年经受酷暑严寒和极端温差的影响,加之所处自然环境交通不便,一旦出现故障,修复非常困难,故对其齿轮箱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风电齿轮箱在进入总装之前,必须完成高速齿轮疲劳寿命试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大功率齿轮疲劳强度试验装置,本装置是一套封闭功率流式齿轮疲劳试验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在系统运转时功率可以循环利用,驱动电机仅补偿系统消耗的各摩擦损耗等,节省能源,制造和试验成本较低,特别适合于需要长期运转的齿轮疲劳试验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大功率齿轮疲劳强度试验装置,由驱动电机、试验齿轮箱、陪试齿轮箱、弹性扭力轴、扭矩加载器、扭矩传感器、联轴器、润滑系统、温度传感器、监控系统组成,陪试齿轮箱和试验齿轮箱分别有高速端和低速端,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陪试齿轮箱的高速轴端相连,陪试齿轮箱的高速轴的另一端与扭矩加载器相连,扭矩加载器与扭矩传感器相连,扭矩传感器通过联轴器与试验齿轮箱的高速端相连,试验齿轮箱的低速端、陪试齿轮箱的低速端之间通过弹性扭力轴和联轴器连接在一起;试验齿轮箱内安装的试验齿轮的两端轴承处均安装温度传感器;润滑系统采用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在齿轮及每个轴承处均设置润滑冷却油喷嘴;监控系统分别与扭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润滑系统和扭矩加载器相连;其中,高速端转速达1500r/min以上,低速端转速为630r/min。
所述的扭矩加载器采用机械静态加载器,用液压千斤顶为加载动力源。使得加载方便、可靠。
所述的联轴器采用挠性联轴器的结构,并将挠性元件的材料橡皮改成尼龙棒,且将尼龙棒的两端外圆加工出大圆弧,近似于腰鼓形。
将被试齿轮安装在试验齿轮箱的高速端中,使用高速的驱动电机直接带动,无需另外设计减速器增加成本;将扭矩加载器也放置在装置高速端,可以减小装置的加载扭矩;将弹性扭力轴放置在低速端,以减小高速运转时产生的离心力造成较大甩动,影响装置运转的平稳性,也节省了装置空间。
扭矩加载器采用机械静态加载器,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安装调整及维护均很方便,并设计了加载后防反转打滑的止动块。传统的加载方法是在杠杆的一至两米处悬挂重物,来得到装置需要的扭矩,当遇到大扭矩时,现场操作比较困难。本实验装置在加载时,将一个法兰盘装卡固定,将另一个法兰盘使用液压千斤顶进行施力旋转,然后观察装置内的扭矩传感器扭矩读数,到了额定值时将两个法兰盘锁紧,装置即被施加了所需要的载荷。整个加载过程非常方便、准确,省时省力。
因为加工和装配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各部件的连接部位需要一定的补偿,以保证装置高速运转时的平稳性。本装置中的联轴器在设计中经过了反复的考虑,采用传统设计中挠性联轴器的结构,但将其中使用的挠性元件橡皮改成了强度更高的尼龙棒,并且将尼龙棒的两端外圆加工出大圆弧,近似于腰鼓形,如图3所示。这样更改的好处在于:第一是在内部加载时挠性元件变形小、强度高,第二是当两部件有轴向错位和偏斜时能自动补偿。实践证明,该联轴器结构简单实用,保证了装置运转的平稳性。
本装置中主要的检测元件是扭矩传感器,通过配套的扭矩显示仪,可以监测系统静态及运转过程中的转速、扭矩和功率等参数,是采集试验数据的主要元件。
因为整个装置长时间处在高速连续运转状态,而且内部扭矩达到一万牛米以上,各个部件都承受着极端严峻的考验;运转时产生的摩擦功会产生极大的热量。如果没有可靠的监控系统和润滑系统,整个试验装置将无法运转下去。本实用新型在试验齿轮的两端轴承处均安装了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显示仪,用来密切监控轴承温度(原理图中未示)。润滑系统采用的是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在高速齿轮及每个轴承处均设置喷嘴直接喷油润滑及散热。另外,在装置高速运转时,设计有专用的防护挡板,以防出现意外,飞物伤人。
实践证明,该装置结构布局合理、安全可靠、运转稳定,检测参数准确,各部件强度满足系统要求,顺利完成了33天的加载连续运转试验,通过了中国船级社的质量认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监控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挠性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武汉长虹机械厂,未经国营武汉长虹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09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