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5812.1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3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烱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正宇奈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6;H01L25/13;F21S2/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3334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尤其是不需支架且利用透明胶层及封装胶分别增大发光角度及加强匀光作用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由于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较低的耗电量以及较长的使用寿限,因此,在节能减碳的风潮下,已逐渐取代一般白炽灯泡。
一般,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是使用支架以承载发光二极管芯片,同时藉以提供热传导路径,使发光二极管芯片所产生的热能藉支架而传导至外部散热装置,比如散热铝基板或其它散热片。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发光质量及光衰会随温度上升而快速变差,因此,如何加强散热以降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温度已是发光二极管封装业界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支架的热传导效率不高,无法大幅降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温度,且外部的散热铝基板体积相当庞大,限制应用的方便性,且增加材料成本。此外,支架为不透光性,一般为金属材料,所以会阻挡光线的行进,使发光角度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所述放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基板、第一透明胶层、第二透明胶层、发光二极管芯片、荧光胶及封装胶,其中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一透明胶层及第二透明胶层位于基板,且发光二极管芯片位于第一透明胶层的封闭平面图案中,第二透明胶层的封闭平面图案又包围住第一透明胶层,荧光胶覆盖发光二极管芯片,封装胶覆盖基板、第一透明胶层及荧光胶,第一透明胶层的高度大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高度,第二透明胶层的高度大于第一透明胶层的高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封装结构不需支架,且具有较广的光源发射角度,可简化整体结构并提高发光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基板10、至少一第一透明胶层20、第二透明胶层30、至少一发光二极管(LED)芯片40、荧光胶50及封装胶60,其中至少一第一透明胶层20及第二透明胶层30位于基板10上。
基板10可包括陶瓷基板,比如氧化铝基板。
每个该至少一第一透明胶层20为具有第一高度H1的封闭平面图案,比如圆圈或矩形或任意封闭图形。第二透明胶层30为具有第二高度H2的封闭平面图案,比如圆圈或矩形,且第二透明胶层30的第二高度H2大于第一透明胶层20的第一高度H1。
该至少一LED芯片40是藉银胶或锡膏或共晶技术(图中未显示)而黏接于基板10上,且每个该至少一LED芯片40位于相对应的第一透明胶层20所构成的封闭平面图案内。每个LED芯片40具有第三高度H3,且LED芯片40的第三高度H3小于第一透明胶层20的第一高度H。
荧光胶50位于第一透明胶层20所构成的封闭平面图案内,且覆盖住每个LED芯片40及该封闭平面图案内的基板10。荧光胶50的高度大于LED芯片40的第三高度H3。
封装胶60位于第二透明胶层30所构成的封闭平面图案内,并覆盖住该封闭平面图案内的第一透明胶层20、荧光胶50及基板10。封装胶60的高度大于第一透明胶层20的第一高度H1。
第一透明胶层20可由第一透明材料构成,而第二透明胶层30可由第二透明材料构成,第一透明材料与第二透明材料可为相同或不相同。例如,第一透明材料与第二透明材料可为透明的硅胶或环氧树脂。荧光胶50可包括荧光粉及透明胶,其中该荧光粉用以将LED芯片40所发射的光线吸收并混色成适当的可见光,且该透明胶可为环氧树脂或硅胶。封装胶60可为透明环氧树脂或硅胶,提供隔绝及保护作用,并同时可让光线通过,此外更具有匀光作用,亦即可使输出光均匀化,藉以增大LED芯片40的原始点光源大小,而接近大面积的面光源效果。
封装胶60的固化温度不高于荧光胶50的固化温度,荧光胶50的固化温度不高于第一透明胶层20的固化温度且不高于第二透明胶层30的固化温度。
第一透明胶层与第二透明胶层可为介于110℃至230℃之间,荧光胶的固化温度可为介于100℃至220℃之间,以及封装胶的固化温度可为介于100℃至200℃之间。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特点在于,第一透明胶层可取代支架,使第一透明胶层包围住覆盖LED芯片的荧光胶,且第一透明胶层本身具透光性,可提高输出光的强度及发光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正宇奈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景德镇正宇奈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5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