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棚车车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27525.6 | 申请日: | 201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6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舒麟;崔红;黄美林;周宏林;胡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3/00 | 分类号: | B61D3/00;B61D17/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孙海英 |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棚车 车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运输装备,具体是指一种铁路棚车车体。
背景技术
铁路棚车是铁路货车中的通用车辆,用于运送怕日晒、雨淋、雪侵的货物,包括各种粮谷、日用工业品及贵重仪器设备等。铁路棚车车体一般由底架、端墙、侧墙、车门和车顶组成。目前,我国在用的铁路棚车车体最大载重量为70吨,车体底架中梁为由两根高度为310mm的乙字型钢组焊而成的等截面帽型结构,配置的转向架车轮直径为840mm。在需要配置的转向架车轮直径较大的情况下,由于车轮与地板间的距离过小,无法提供两者之间足够的安全距离,即现有铁路棚车车体不能与配置大直径车轮的转向架匹配。
由于目前车体地板为竹材层压板,侧墙和端墙内衬竹编胶合板,没有设置固定货物的绳栓。此外,棚车本身的出厂运输除了用铁路机车牵引外,还要能适合于公路的汽车运输。现有棚车车顶为圆弧形焊接结构,车辆总高度较高,当车辆本身需要公路汽车运输时,不能满足公路运输的高度限制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铁路棚车车体,解决现有铁路棚车车体不能与配置大直径车轮的转向架匹配的技术问题,棚车车体能对所运输的货物实施固定,并适合于公路的汽车运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研制的铁路棚车车体包括底架、设置于底架两端的端墙、设置于底架两侧的侧墙和车门、以及车顶。底架是由端梁、侧梁、枕梁、中梁、横梁以及小纵梁组焊的框架结构,底架上铺设钢地板。中梁由两根乙字型钢组焊成帽形结构,纵向布置于两根侧梁的中间位置,乙字型钢两端腹板切开后嵌入补板,乙字型钢呈两端牵引梁段截面大于中间段截面的变截面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使棚车车体能对所运输的货物实施固定,在底架的钢地板两侧与侧梁搭接处各设有若干个沉入式绳栓以及绳栓座。沉入式绳栓可相对绳栓座转动,沉入式绳栓转出时可伸出钢地板上表面,沉入式绳栓收回时沉入到钢地板下方。侧墙的侧柱断面为U形,其U形槽内设置若干个嵌入式的嵌入式绳栓。
更进一步地,为了使棚车车体适合于公路的汽车运输,将车顶横断面设计为八字形结构,在保证侧墙及车门高度的同时,降低了棚车车体的总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棚车车体底架的中梁由两根乙字型钢组焊成帽形结构,乙字型钢两端腹板切开后嵌入补板,形成两端牵引梁段截面大于中间段截面的变截面结构。在保证车钩高度的前提下,增大了车轮和钢地板间的距离,使铁路棚车车体可以与配置大于840mm直径车轮的转向架相匹配;
2、钢地板采用了沉入式绳栓,侧墙上采用了嵌入式绳栓,棚车车体可以对所运输的货物实施固定。沉入式绳栓不突出钢地板上平面,便于货物的码放和固定。嵌入式绳栓设置在侧柱上的凹槽内,增大了车内有效容积并避免了对货物的损伤;
3、车顶的横断面设计为八字形结构,在保证侧墙及车门高度的同时,降低了棚车车体的总高度,能够适合于公路的汽车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铁路棚车车体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底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中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中梁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沉入式绳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侧墙结构示意图;
图7是嵌入式绳栓在侧柱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车顶弯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路棚车车体剖开一半车顶5及一半侧墙3的结构示意图。铁路棚车车体由底架1、设置于底架1两端的端墙2、设置于底架1两侧的侧墙3以及车顶5组焊而成,在两侧墙3上各设一组对开式的车门4。底架1是由端梁7、侧梁8、枕梁9、中梁10、横梁11以及小纵梁12组焊而成的框架结构,中梁10纵向布置于两根侧梁8的中间位置,底架1上铺设钢地板18,底架结构如图2所示。
如图3所示,中梁10是由两根乙字型钢14组焊而成的帽形结构,将乙字型钢14两端腹板切开后嵌入补板17,使乙字型钢14呈两端牵引梁段截面大于中间段截面的变截面结构,增大了车轮和钢地板18之间的距离,使铁路棚车车体可以与配置大于840mm直径车轮的转向架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7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