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转功能的发动机悬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1365.4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6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琴;冯光仪;向以轩;胡浩;唐治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发动机 悬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转功能的悬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发动机及其动力总成是通过悬置系统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悬置系统具有三大功能:支撑、限位、隔振。悬置需要承受着发动机的重量,在受各种干扰力作用下的情况下,应能有效的限制其最大位移,以避免发生与邻近件的干涉,同时,它应具有良好的隔振作用。
悬置系统一般包括前、后、左、右四个悬置,每个悬置又包括悬置软垫总成和悬置支架两部分,悬置软垫总成一端安装在车体上,悬置支架一端安装在发动机上(两个相反也可以),悬置支架的另一端和悬置软垫总成的另一端则用螺栓和螺母连接。由于空间的限制,悬置支架的安装难度较大,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安装方式:1、先将螺栓穿过支架安装后,再将螺母拧紧于螺栓;2、将螺母焊接在支架的一侧,从另一侧穿过螺栓拧紧安装。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缺点:针对第一种安装方式,将螺栓穿好后拧紧螺母时,支架的另一侧螺栓也会随着螺母一起转动,此时则需要两个人配合完成;针对第二种安装方式,螺栓之间不会有一同转动的现象,但由于焊接误差较大,可能导致焊接的螺母的螺孔没有与支架螺栓孔于同一条直线上,造成螺栓安装困难的后果。因此,上述的方案一起存在着装配过程的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
专利号为ZL 200720196767.1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转机构的悬置支架。这种结构存在的技术问题是所涉及的零部件较多,其中有防转片、防转块,并且采用焊接工艺易产生变形,增加了工序和成本,影响紧固件精度和装配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防转功能的发动机悬置,以解决在悬置支架装配过程中防止螺母转动的同时,能够降低成本,提高装配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防转功能的发动机悬置,其包括悬置支架、悬置软垫总成以及将悬置支架与悬置软垫总成进行连接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为六角螺母和螺栓;所述悬置支架的连接悬置软垫总成端开有U形连接槽,悬置软垫总成的连接端伸进U形连接槽中,螺栓从U形连接槽的一侧穿进,并依次穿过置软垫总成的连接端以及U形连接槽的另一侧,穿出端通过六角螺母拧紧固定;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置支架上装配螺母的位置开有一六角沉孔,所述六角螺母落入所述六角沉孔中,所述六角沉孔的两平行边的距离s1介于六角螺母的两平行边的距离s和另两最远顶点距离e之间,即s<s1<e,由六角沉孔限制六角螺母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的悬置通过在悬置支架上的六角沉孔结构与六角螺母相配合来达到防止螺母转动的目的,不需要增加零部件,反而减少了悬置支架材料,在达到相同功能的前提下,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本悬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该悬置在装配部分的剖视图。
图3:该悬置的六角沉孔与六角螺母相配合达到防转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发动机悬置包括悬置支架2、悬置软垫总成3和连接两者的六角螺母1和螺栓4。悬置支架2的连接悬置软垫总成端开有U形连接槽,悬置软垫总成3的连接端伸进U形连接槽中,螺栓4从U形连接槽的一侧穿进,并依次穿过置软垫总成3的连接端以及U形连接槽的另一侧,穿出端通过六角螺母1拧紧固定。悬置软垫总成3的另一端安装在车体上,悬置支架的另一端安装在发动机上。
在悬置支架2上的螺栓4穿过位置开有一六角沉孔5,如图2所示,当安装悬置支架2和悬置软垫总成3时,仅需将螺栓4穿过悬置支架2和悬置软垫总成3的通孔,然后将六角螺母1轻轻拧到螺栓4上,并放置于悬置支架2上的六角沉孔5中。
六角沉孔5与六角螺母1具有一定的装配关系,如图3所示,六角沉孔5的两平行边的距离s 1介于六角螺母1的两平行边的距离s和另两最远顶点距离e之间,即s<s1<e,以保证六角螺母1能放入悬置支架2的六角沉孔5中且不会绕其轴心旋转。当旋转螺栓4时,六角螺母1因悬置支架2的六角沉孔5的配合结构而不能随着螺栓4旋转,从而达到拧紧螺栓4,快速方便的紧固悬置支架2和悬置软垫3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13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芝麻行间覆盖油菜秸秆耕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莲藕的高产高品质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