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压起下抽油杆作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9200.3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4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呈祥;杜红;缪建;丁曙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呈祥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43/00;E21B19/10;E21B33/06;E21B37/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24002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压起下抽油杆 作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检泵作业工艺装备,尤其涉及带压起下抽油杆作业装备。
背景技术
抽油机在抽油过程中,当出现不出油或出油量不足时,表明抽吸装置出现故障,必须即时打开井口,提出抽油杆进行排检,俗称检泵。如观察井口压力表无压力显示,打开井口,没有井涌现象(俗称井喷前兆),则可以按常规作业方法直接起出抽油杆;如果观察井口有压,或打开井口出现井涌现象时,则必须采取相应的作业措施。目前所采用的作业措施有两种:第一种,直接放喷,放至无压后再行检泵作业。第二种,采用大比重泥浆压井,然后再进行检泵作业。第一种直接放喷不仅会造成地层压力下降,影响今后的产油率,还存在火灾、地面污染及毒气伤人等一系列安全隐患。第二种压井措施,虽然可以不用放喷了,但如果所配压井液的比重偏小,仍有井喷可能。如果所配压井液比重偏大,泥浆会向地层渗透,不仅会污染地层,同样会影响今后的产油率。即使比重合适,检泵后还得将泥浆用清水替换出来,俗称洗井,成本高,工艺复杂。随着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油田都希望能在不放喷不压井的条件下进行检泵。由于井下抽油杆的规格多,现在既没有万能型的防喷器作保证;又没有万能型的抽油杆夹持工具;加上井下抽油杆上还有接箍或扶正器,给防喷工作造成困难。要实现在不放喷不压井的条件下进行检泵作业的技术难度很大,必须有相应的带压起下抽油杆作业装置作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压起下抽油杆作业装置,它能够解决变径防喷,变径夹持,接箍或扶正器的位置探测问题,实现在不压井不放喷条件下 带压检泵。
所述带压起下抽油杆作业装置,它包括全封防喷器、第一抽油杆夹持装置、第一抽油杆液动防喷器、下横梁、下套座、三通、抽油杆接箍探测装置、液动防喷阀、防喷伸缩管、举升油缸、中横梁、上横梁、上套座、第二抽油杆夹持装置、第二抽油杆液动防喷器和刮油器,两只举升油缸固定在下横梁和中横梁上,在下横梁的中心固定安装有下套座,在下套座的下端依次接有第一抽油杆液动防喷器、第一抽油杆夹持装置和全封防喷器,下套座、第一抽油杆液动防喷器、第一抽油杆夹持装置和全封防喷器的各连接处均通过卡箍固定密封连接;在下套座和中横梁之间设有三通、抽油杆接箍探测装置和防喷伸缩管,三通的上端与抽油杆接箍探测装置之间通过螺纹密封旋接,三通的下端通过卡箍与下套座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防喷伸缩管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中横梁的下端面上,防喷伸缩管的下端通过卡箍与抽油杆接箍探测装置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液动防喷阀安装在三通的侧面接口上;上套座固定安装在上横梁上,两活塞杆对称分布在上套座的两侧,并固定安装在上横梁上,上套座的下端通过卡箍与防喷伸缩管中的内套管固定密封连接;在上套座的上端依次接有第二抽油杆夹持装置、第二抽油杆液动防喷器和刮油器,各连接处均由卡箍固定密封连接;全封防喷器,第一抽油杆夹持装置,第二抽油杆夹持装置,第一抽油杆液动防喷器,第二抽油杆液动防喷器,举升油缸均由液压控制系统控制。
在所述第一抽油杆夹持装置中,左夹持块和右夹持块的夹持面均为V型开口,在高度方向设有阶梯槽口,左夹持块和右夹持块之间通过阶梯槽口相互插接。
在所述第一抽油杆液动防喷器中,球面防喷收紧圈由若干个衬铁芯和硅胶圈胶合而成,若干个衬铁芯沿周向均匀地分布在硅胶圈中,衬铁芯的外圆弧与上盖的内圆弧面相对应,硅胶圈的内径与抽油杆的直径相当。
所述防喷伸缩管由固定外套管、中间套管和内套管相互套装而成,内套管相于对中间套管可密封地滑动,中间套管相于对固定外套管可密封地滑动。
所述刮油器,它由开口上盖、括油圈、底座组成,在开口上盖上设有便于抽油杆通过的开口、便于括油圈膨胀的容腔和底座连接的外螺纹;所述括油圈的材料为高弹硅胶,它由座圈、喇叭口形延边和括油口组成,括油口通过喇叭口形延边和座圈连为一体,座圈由底座和开口上盖限位并压紧。
由于在本装置中设置了全封防喷器、抽油杆夹持装置、抽油杆液动防喷器、三通、抽油杆接箍探测装置、液动防喷阀、防喷伸缩管、举升油缸和刮油器,带压检泵过程中需要的防喷、变径夹持、抽油杆提升和下降、接箍探测、变径括油、原油回收都有相应的部件协同完成,它能在不压井不放喷条件下进行带压检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抽油杆夹持装置中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抽油杆液动防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球面防喷收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防喷伸缩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呈祥,未经李呈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9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