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压起下抽油杆作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9200.3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4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呈祥;杜红;缪建;丁曙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呈祥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43/00;E21B19/10;E21B33/06;E21B37/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24002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压起下抽油杆 作业 装置 | ||
1.一种带压起下抽油杆作业装置,其特征是:它由全封防喷器(1)、第一抽油杆夹持装置(2)、第一抽油杆液动防喷器(3)、下横梁(4)、下套座(5)、三通(6)、抽油杆接箍探测装置(7)、液动防喷阀(8)、防喷伸缩管(9)、举升油缸(10)、中横梁(11)、上横梁(12)、上套座(13)、第二抽油杆夹持装置(14)、第二抽油杆液动防喷器(15)和刮油器(16)组成,两只举升油缸(10)固定在下横梁(4)和中横梁(11)上,在下横梁(4)的中心固定安装有下套座(5),在下套座(5)的下端依次接有第一抽油杆液动防喷器(3)、第一抽油杆夹持装置(2)和全封防喷器(1),下套座(5)、第一抽油杆液动防喷器(3)、第一抽油杆夹持装置(2)和全封防喷器(1)的各连接处均通过卡箍(18)固定密封连接;在下套座(5)和中横梁(11)之间设有三通(6)、抽油杆接箍探测装置(7)和防喷伸缩管(9),三通(6)的上端与抽油杆接箍探测装置(7)之间通过螺纹密封旋接,三通(6)的下端通过卡箍(18)与下套座(5)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防喷伸缩管(9)的固定外套管(91)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中横梁(11)的下端面上,固定外套管(91)的下端通过卡箍(18)与抽油杆接箍探测装置(7)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液动防喷阀(8)安装在三通(6)的侧面接管上;上套座(13)固定安装在上横梁(12)上,两活塞杆(17)对称分布在上套座(13)的两侧,并固定安装在上横梁(12)上,上套座(13)的下端通过卡箍(18)与防喷伸缩管(9)中的内套管(93)固定密封连接;在上套座(13)的上端依次接有第二抽油杆夹持装置(14)、第二抽油杆液动防喷器(15)和刮油器(16),各连接处均由卡箍(18)固定密封连接;全封防喷器(1),第一抽油杆夹持装置(2),第二抽油杆夹持装置(14),第一抽油杆液动防喷器(3),第二抽油杆液动防喷器(15)和举升油缸(10)均由液压控制系统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起下抽油杆作业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抽油杆夹持装置(2)中,左夹持块(21)和右夹持块(22)的夹持面(23)均为 V型开口,在高度方向设有阶梯槽口(24),左夹持块(21)和右夹持块(22)之间通过阶梯槽口(24)相互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起下抽油杆作业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抽油杆液动防喷器(3)中,球面防喷收紧圈(31)由若干个衬铁芯(32)和硅胶圈(33)胶合而成,若干个衬铁芯(32)沿周向均匀地分布在硅胶圈(33)中,衬铁芯(32)的外圆弧(34)与上盖(35)的内圆弧面(36)相对应,硅胶圈(33)的内径与抽油杆的直径相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起下抽油杆作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喷伸缩管(9)由固定外套管(91)、中间套管(92)和内套管(93)相互套装而成,内套管(93)相于对中间套管(92)可密封地滑动,中间套管(92)相于对固定外套管(91)可密封地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起下抽油杆作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刮油器(16)由开口上盖(161)、括油圈(162)和底座(163)组成,所述括油圈(162)的材料为高弹硅胶,它由座圈、喇叭口形延边和括油口组成,括油口通过喇叭口形延边和座圈连为一体,座圈由底座(163)和开口上盖(161)限位并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呈祥,未经李呈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92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