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相电动机轮式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4976.6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8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黄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L15/00;H02K21/12;H02K1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相 电动机 轮式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多相电动机轮式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所采用的驱动电动机是多相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动机。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和低噪声特点,行驶舒适性要优于内燃机汽车,是当前研发取代内燃机汽车的首选新能源车型。现代电动汽车常用的轮式驱动系统主要采用高速型径向磁通电动机,其与行星齿轮减速器共同组成电动轮毂,但减速机构占据了轮毂一定的空间,同时增加了电动汽车的质量。盘式永磁电动机具有低速驱动、运转高效和结构紧凑的特点,适合作为轮毂电动机,但传统盘式永磁电动机通常选用高磁导率的硅钢片叠压制成铁心,从而使电动机出现体积大、重量大、损耗大、振动噪声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当前电动汽车所采用的驱动系统以及驱动电动机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用以多相无铁心永磁同步盘式电动机为轮毂驱动电动机的多相电动机轮式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一种多相电动机轮式驱动系统,包括轮毂电动机、中央监控器、动力驱动控制器,所述中央监控器与动力驱动控制器连接,动力驱动控制器接收中央监控器的指令,对轮毂电动机驱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动机外壳与车轮轮辋连接,由轮毂电动机直接带动车轮运动;所述轮毂电动机为多相无铁心永磁同步盘式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方案是:所述轮毂电动机包括电机外壳、永磁体转子盘、制动盘、定子绕组盘、电动机轴和绕组导线;所述电动机外壳与轮辋连接,永磁体转子盘连接在外壳内表面与外壳一齐转动,从而带动车轮转动;所述制动盘通过固定螺栓与电动机外壳相连,直接注塑而成的定子绕组盘与电动机轴相连,绕组导线从电动机轴引出,定子与转子通过轴承相连。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案是:所述轮毂电动机包括电机外壳、永磁体转子盘、制动盘、定子绕组盘、电动机轴和绕组导线;所述永磁体转子盘与电动机轴连接作为电动机的转子,电动机轴、制动盘、轮辋三者固定相连,直接带动车轮转动,定子绕组与电动机外壳连接在一起,定子外壳通过固定螺栓与车体相连固定。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方案是在第二个方案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定子绕组为与外壳相连的是盘式定子注塑绕组,与电动机轴相连的是永磁体转子盘。
本实用新型第四个方案是在第二个方案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定子绕组为盘式定子注塑绕组,定子与电动机外壳连接,电动机转子是二个永磁体转子盘,所述二个永磁体转子盘分别设于盘式定子注塑绕组两侧,并且所述永磁体转子盘与电动机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第五个方案是在第二个方案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所述轮毂电动机所述定子绕组为盘式定子注塑绕组,定子与电动机外壳连接;所述电动机转子为与电动机轴相连的永磁体转子盘;所述永磁体转子盘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盘式定子注塑绕组和永磁体转子盘分别交错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驱动控制器为电子差速控制系统,所述电子差速控制系统在控制车轮转速的基础上以车轮的滑移率为控制目标,以驱动轮的转矩为控制变量,在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前提下,当汽车直线行驶时,平均分配驱动轮的转速和转矩;在汽车转向时,用中央监控器中的微处理器对电动轮进行差速控制,计算出内、外侧车轮的不同转速和转矩,由动力驱动控制器控制各个车轮之间的差速转动。
所述电子差速控制系统为双前轮驱动模式、双后轮驱动模式及四轮驱动模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整车驱动采用分散驱动布置;完全脱离了内燃机汽车传统的集中驱动模式,电动机嵌装于电动轮毂之中,能够减少汽车簧载质量,并腾出了传动系统所占据的空间来布置动力电池组和其他零部件等;
(2)采用盘式多相无铁心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轮毂驱动电机;无刷无铁心的制造工艺使电动机无铁损,可靠性更高,绕组线圈内阻极少,降低电动机发热量,多相设计使电动机具有大转矩惯量比和良好的低速运行性能特性,可降低电池组电压等级;
(3)电子差速控制;由中央监控器直接控制各个电动轮按车辆行驶的要求作等速转动或差速转动,不需要其他任何形式的机械差速器装置,并可控制车辆在很小的转弯半径内进行转弯,还可实现倒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本方案中电动轮毂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衍生方案中电动轮毂的单转双定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衍生方案中电动轮毂的单定单转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衍生方案中电动轮毂的单定双转内转型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衍生方案中电动轮毂的多盘式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49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换挡器支撑架
- 下一篇:全钢轮胎尼龙帘布加强子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