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钒矿焙烧炉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07843.6 | 申请日: | 201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3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林强 |
| 主分类号: | C01G31/02 | 分类号: | C01G3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75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焙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冶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从钒矿土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全自动钒矿焙烧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钢铁工业耗钒的增加,市场对钒的需求增长迅速。由于对钒的需求与日俱增,导致我国有钒矿资源地区竞相开采。
由于在钒矿冶炼方面国内和国际上都没有很成熟的技术可供参考,因此大多数企业采用较为常见的平窑焙烧炉作为生产工具。平窑焙烧主要是靠焙烧技工的经验控制温度,碳温过高容易烧结造成窑内熟球结团,钒也被高温烧成金属而浸取不出;碳温过低会造成转化率下降,大量红球子,甚至熄火,因此自动化程度不高、转化率稳定性差。此外平窑占地面积大、技术针对性较强、对矿石有一定选择性(不能单一对含钒石煤进行焙烧),平窑需要技工人数多、产量较低(0.9-1.1吨/天熟料)、转化率较低(平均在40-50%之间)。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环保、转化率高的立式全自动钒矿焙烧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钒矿焙烧炉,包含炉体、进料部分、卸料部分和炉座,其特征是:所述进料部分安装于炉体的上部,卸料部分安装于炉体的下部,炉体置于炉座上。
所述炉体中间设置有一个焙烧区,焙烧区上端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料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焙烧区内的温度,测量的结果能提供语音提示,料位传感器用于测量焙烧区内料面的位置,测量的结果能提供语音提示,焙烧区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火室、右火室,左火室与焙烧区之间设有隔火墙,隔火墙上端设有异型耐火砖,右火室与焙烧区之间同样设有隔火墙及隔火墙上端的异型耐火砖,异型耐火砖为梯形外观设计,每组均为若干块平行对应安装,相邻两块之间设有间隙,用于连通左右两个火室,使左右两个火室的火能够作用于焙烧区内,左右两个火室下端分别安装有左炉门、右炉门,用于添加燃料,左右两个火室上方都安装有耐火备置件,耐火备置件顶部安装有保温顶,左右两个火室与炉体外壳之间设有耐火层、保温层、保温棉,用于耐火保温。在炉体上方还设有排烟管,排烟管与焙烧区相通,用于排放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烟雾。
所述进料部分由备料仓、进料结构和驱动装置组成,备料仓位于进料结构的上方,驱动装置带动进料结构往复运动实现进料。
所述卸料部分由卸料结构、炉箅和驱动装置组成,驱动装置驱动卸料结构动实现自动卸料。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进料结构、卸料结构在系统总控制器PLC的控制下协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立式钒矿焙烧炉,占地面积小、转化率高、性能稳定;窑体内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料位传感器,带语音提示,因此可直接观测相关数据,对技工技能要求低;在系统总控制器PLC的控制下,实现自动进料,自动卸料,因此劳动强度低,自动化程度高,为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林强,未经刘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7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