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刹车盘动能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4001.5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2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崔靖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靖洲 |
主分类号: | B60T1/10 | 分类号: | B60T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刹车 动能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刹车盘动能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专利号为CN200910083404.0,发明名称为一种节能刹车散热装置的发明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节能刹车散热装置,包括主控制装置和轮胎刹车制动装置,主控制装置包括:高压储油器、上液轮油泵和下液轮油泵、橡胶液压包、机体、活塞、油泵、散热器、储液罐;轮胎刹车制动装置包括:车轮轴、刹车分油泵、急刹车刹车磨槽、在刹车磨槽中进行刹车的刹车片、上分油泵、下分油泵、从动轮、皮带、车轮轮鼓、上液轮油泵、下液轮油泵、从动轮底座行程滑铁、设置在从动轮底座行程滑铁上的回位弹簧、液轮油泵底座、从动轮;该专利虽然可以达到节油的效果,但其构造复杂生产加工成本高,不便于大批量生产及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刹车盘动能转换装置,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汽车节油、节电、环保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车辆刹车盘动能转换装置,包括带有齿轮钢圈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内同轴套设有刹车盘、刹车片和刹车钢轮盘,所述刹车盘与刹车片夹设于刹车钢轮盘的刹车钢轮组之间,所述刹车盘一侧面上设有刹车片齿轮座,所述齿轮座与右齿轮、左齿轮联动,所述右齿轮、左齿轮分别与同轴齿轮组的上齿轮、下齿轮对应联动,并经上齿轮和下齿轮与齿轮钢圈联动,所述同轴齿轮组套设于一带有螺纹头的油泵轴上,所述螺纹头连接有活塞,所述油泵内的活塞连接有回位弹簧,所述油泵经油管与高压储油器连接,所述高压储油器的输出端与车轮转轴上的一动力油室相连接。
所述动力油室内设有两组动力液轮,所述两动力液轮之间设有隔板,形成两动力液轮室,所述两动力液轮室均设有油口,所述两动力液轮室外设有油压活塞。
所述动力油室与高压储油器之间连接有回油管。
所述高压储油器的输出端上还依次连接有倒车开关线、油门线、离合线。
所述刹车盘中部设有扇形叶片。
所述油泵内位于活塞另一端头的油泵轴上设有动力液轮,所述动力液轮设置于一具有油口的动力油室内,所述动力油室经过油管与高压储油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显著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便于大批量生产推广应用。
2、节油效果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刹车盘动能转换装置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刹车盘动能转换装置的轮胎构造示意图。
图3是图2所述轮胎的后视图。
齿轮钢圈-1、轮胎-2、刹车盘-3、刹车片-4、刹车钢轮盘-5、刹车钢轮组-6、刹车片齿轮座-7、右齿轮-8、左齿轮-9、上齿轮-10、下齿轮-11、螺纹头-12、油泵轴-13、活塞-14、回位弹簧-15、油泵-16、油管-17、高压储油器-18、高压储油器的输出端-19、车轮转轴-20、动力油室-21、动力液轮-22、隔板-23、液轮室-24、油口-25、油压活塞-26、回油管-27、倒车开关线-28、油门线-29、离合线-30、扇形叶片-31。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1-3介绍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带有齿轮钢圈1的轮胎2,所述轮胎2内同轴套设有刹车盘3、刹车片4和刹车钢轮盘5,所述刹车盘3与刹车片4夹设于刹车钢轮盘5的刹车钢轮组6之间,所述刹车片4一侧面上设有刹车片齿轮座7,所述齿轮座7与右齿轮8、左齿轮9联动,所述右齿轮8、左齿轮9分别与同轴齿轮组的上齿轮10、下齿轮11对应联动,并经上齿轮10和下齿轮11与齿轮钢圈1联动,所述同轴齿轮组套设于一带有螺纹头12的油泵轴13上,所述螺纹头12连接有活塞14,所述油泵16内的活塞14连接有回位弹簧15,所述油泵16经油管17与高压储油器18连接,所述高压储油器18的输出端19与车轮转轴20上的一动力油室21相连接。
为了便于给车辆提供起步动力,所述动力油室21内设有两组动力液轮22,所述两动力液轮22之间设有隔板23,形成两动力液轮22室24,所述两动力液轮22室24均设有油口25,所述两动力液轮22室24外设有油压活塞26。
所述动力油室21与高压储油器18之间连接有回油管27。
所述高压储油器18的输出端19上还依次连接有倒车开关线28、油门线29、离合线30。
为了提高刹车片4与刹车盘3摩擦的散热效果,所述刹车片4中部设有扇形叶片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靖洲,未经崔靖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4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锅炉互补取暖系统
- 下一篇:板材弯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