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发动机减震装置的后胶垫垫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1307.5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3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建平 |
主分类号: | F16F1/00 | 分类号: | F16F1/0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减震 装置 垫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减震装置的后胶垫垫块,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减震装置中的配件,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2、3所示,现有技术中后胶垫垫块由于设计的不合理造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有技术中支撑钢板与橡胶受力面结合处的面积较小,使垫块在减震过程中单位压强增大,从而该结合处橡胶过早损坏,造成减震装置过早失效,使用寿命减短。2.垫块中的支撑钢板由拱形减震钢板和侧板组成,因而制造时必须采用较为复杂拉伸工艺,制造工艺复杂。3.虽然减震钢板两侧的侧板1能够承受很大的载苛,但是由于侧板1回复弹性较差,所以当汽车行驶在路状较差的区域,后胶垫垫块的减震效果就很差,同时也是由于支撑钢板的整体弹性回复能力较差,一但遇重载发生变形以后,无法恢复原有的减震效果,并且会继续恶化,必须要及时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制作工艺更加简单,与胶件组合后减震效果更加好,使用寿命长的用于发动机减震装置的后胶垫垫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发动机减震装置的后胶垫垫块,包括垫块和减震钢板,所述的减震钢板设置在垫块中,在减震钢板的中间设置有钢板孔,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减震钢板上设置有接触脚,接触脚与减震钢板的上表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钢板采用与汽车弹簧钢板同样材质的材料制作,具体材质为60SI2Mn。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没有了减震钢板两侧的侧板,减震效果更好,同时也避免了遇重载发生变形的问题。2、避免了实用复杂的拉伸工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工艺更加简单。3、采用了60SI2Mn的弹簧钢板,并经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减震钢板强度和弹性更好,与胶件组合后减震效果更加好。4、减震钢板与胶件接触面积更大,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减震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减震钢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B-B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向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减震钢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减震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的B-B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4至8所示,本实施例由减震钢板3和垫块组成,减震钢板3安装在垫块4中,在减震钢板3上设置有钢板孔5,减震钢板4的上下边设置有接触脚6,接触脚6与承重方向垂直,接触脚和减震钢板3一体化设置。减震钢板3采用材质为60SI2Mn的弹簧钢板制作,采用折弯整形的工艺和合理的热处理工艺,进一步增加了减震钢板3的弹性和承压能力,也增大了减震钢板与胶件的接触面积,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而且这样也就无需设置其它增加载荷的装置。在重载变形严重的时候,也会恢复得到原来的状态。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建平,未经马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13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