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芯片用散热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9511.3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9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育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散热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辅助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较佳之散热面积的芯片用散热元件。
背景技术
当前,集成电路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与进度,电子设备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强与优化,因此要求芯片执行及计算的速度和效率需要愈来愈快,由此芯片所产生相对应的热量也愈高,若未能及时将芯片所产生的热量迅速散除,则将影响到电子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为解决芯片所产生的高温散热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有多种散热装置来实现,在这些散热装置中,用于直接扩散热量的散热元件是其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利用散热元件与芯片进行接触式热传导,进而可将芯片所产生的热量尽速扩散到大气中。根据散热结构及其散热原理,散热元件的散热效率系由两因素决定,即热传导系数及其表面空气对流速率,其中热传导系数由散热元件的材质决定,而其表面空气对流速率则依散热元件的表面积而定。然而,现有之散热元件的不足之处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复杂、加工困难,不利于批量生产和推广;其次是散热元件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散热元件与空气的接触表面积仍较小,进而使其散热效率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芯片用散热元件,其利用简易之结构设计,使散热元件的散热面积最大化,进而获得较佳之散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芯片用散热元件,包括有一由热传导金属材料制成的用于与芯片相抵触的导热基板,于该导热基板的周缘斜向上一体延伸有复数个散热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片为两大片,它们彼此对称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片由多个紧密错开排布的小片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片为四大片,它们两片一组彼此对称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热基板的中心设置有向上凹陷形成的让位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让位区内设置有散热孔,该散热孔为方形孔、圆形孔或椭圆形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元件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对应于每个定位孔进一步配装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有一销钉和弹簧,销钉的上端为钉头,销钉的下端为弹性扣,弹性扣穿过导热基板上的定位孔;该弹簧套装于销钉上,弹簧的一端抵于钉头上,另一端抵于压于导热基板的上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片上密布有多个向内或向外的凸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片上密布有多个刺破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片为波浪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系于一导热基板上设置出斜向一体延伸出的散热片,利用该散热片以获得与空气之间的更为合理与更大的散热面积,进而提升和改善散热元件的散热效能。此外,本实用新型之散热元件结构极其简单而更易于制作,散热片通过简单的下料与折弯工艺即可完成制作,有利于提高产品之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种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种实施例的又一立体结构示图;
图4d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种实施例的再一立体结构示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五种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结构示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五种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组装立体结构示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五种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散热元件 121、凸包
11、导热基板 122、刺破片
111、让位区 20、锁紧装置
112、散热孔 21、销钉
123、定位孔 22、弹簧
12、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旭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95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
- 下一篇:电能表的改进型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