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子混种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2712.0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3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宝;周劭洁;何学功;孙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10 | 分类号: | B01F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冯卫平;程祥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 混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种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种子混种机的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子是一种较特殊的商品,是靠大自然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同一个品种的种子因在不同的地域生产,就会由于气候、土壤、施肥、农民的技术水平及田间管理等等原因产生一定的差异。但作为商品销售的种子又必须保证性状均匀性的一致,这就必须通过混种这一加工方法才能达到这种要求。混种一般都是把约10~50吨的种子作为一个批次进行混种,混种有两种方式:一是把从每一户农民手中回收的种子进行混种;二是把不同产地相同品种的种子按比例进行混种。混种时把约50公斤左右的包装逐一解包后通过一条爬升皮带输送机倒在地上,然后每名工人一把锹进行混种。这样做既耗费体力、耗费人工、浪费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混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耗费体力、耗费人工、浪费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混均匀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节约成本以及时间,并能将种子均匀混合的种子混种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种子混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混输送带以及设置在初混输送带上方的初混装置,循环混种装置设置在初混装置旁,所述的循环混种装置下方设置有循环混种输送带,所述的初混输送带以及循环混种输送带下方还设置有能同时承接初混输送带以及循环混种输送带所输送的种子的循环喂料斗。
在上述的种子混种机,所述的初混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初混料仓一以及设置在初混料仓一旁边的初混喂料斗一,所述的初混喂料斗一旁边设置有可以提升种子的初混输送机一。
在上述的种子混种机,所述的循环混种装置包括循环混种仓以及设置在上述循环喂料斗旁边的可以提升种子的循环输送机。
在上述的种子混种机,所述的初混装置包括六个初混料仓,分别为初混料仓一、初混料仓二、初混料仓三、初混料仓四、初混料仓五以及初混料仓六。
在上述的种子混种机,所述的初混料仓一和初混料仓二的旁边设置有初混喂料斗一,所述的初混喂料斗一旁边设置有可以提升种子的初混输送机一;所述的初混料仓三和初混料仓四的旁边设置有初混喂料斗二,所述的初混喂料斗二旁边设置有可以提升种子的初混输送机二;所述的初混料仓五和初混料仓六的旁边设置有初混喂料斗三,所述的初混喂料斗三旁边设置有可以提升种子的初混输送机三。
在上述的种子混种机,上述的初混料仓一和初混料仓二的进料口上方设置有能承接上述初混输送机一的初混进料管一;上述的初混料仓三和初混料仓四的进料口上方设置有能承接上述初混输送机二的初混进料管二;
上述的初混料仓五和初混料仓六的进料口上方设置有能承接上述初混输送机三的初混进料管三。
在上述的种子混种机,所述的循环混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循环混种仓上方能承接上述循环输送机的循环进料管。
在上述的种子混种机,上述的初混料仓一、初混料仓二、初混料仓三、初混料仓四、初混料仓五以及初混料仓六的出料口下方与初混输送带之间均设置有初混振动给料器,所述的六个出料口上均设置有初混阀门,上述的初混进料管一、初混进料管二以及初混进料管三上均设置有初混进料管阀门。
在上述的种子混种机,上述循环混种仓的出料口下方与循环混种输送带之间均设置有循环振动给料器,所述的循环混种仓的出料口上设置有循环混料阀门。
在上述的种子混种机,上述的初混喂料斗一、初混喂料斗二、初混喂料斗三以及循环喂料斗的出料口下方均设置有喂料振动给料器。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并且使用寿命长,易于推广;2.节约成本以及时间,并能将种子均匀混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初混输送带1、初混装置2、初混料仓一101、初混料仓二102、初混料仓三103、初混料仓四104、初混料仓五105、初混料仓六106、初混输送机一107、初混输送机二108、初混输送机三109、初混喂料斗一110、初混喂料斗二111、初混喂料斗三112、初混进料管一113、初混进料管二114、初混进料管三115、初混振动给料器116、初混阀门117、初混进料管阀门118、循环混种装置3、循环混种仓301、循环进料管303、循环振动给料器304、循环混料阀门305、循环输送机306、循环混种输送带4、循环喂料斗5、喂料振动给料器6。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2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搅拌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外压式弹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