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子混种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2712.0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3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宝;周劭洁;何学功;孙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10 | 分类号: | B01F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冯卫平;程祥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 混种机 | ||
1.一种种子混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混输送带(1)以及设置在初混输送带(1)上方的初混装置(2),循环混种装置(3)设置在初混装置(2)旁,所述的循环混种装置(3)下方设置有循环混种输送带(4),所述的初混输送带(1)以及循环混种输送带(4)下方还设置有能同时承接初混输送带(1)以及循环混种输送带(4)所输送的种子的循环喂料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混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混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初混料仓一(101)以及设置在初混料仓一(101)旁边的初混喂料斗一(110),所述的初混喂料斗一(110)旁边设置有可以提升种子的初混输送机一(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混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混种装置(3)包括循环混种仓(301)以及设置在上述循环喂料斗(5)旁边的可以提升种子的循环输送机(3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子混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混装置(2)包括六个初混料仓,分别为初混料仓一(101)、初混料仓二(102)、初混料仓三(103)、初混料仓四(104)、初混料仓(105)以及初混料仓六(1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子混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混料仓一(101)和初混料仓二(102)的旁边设置有初混喂料斗一(110),所述的初混喂料斗一(110)旁边设置有可以提升种子的初混输送机一(107);所述的初混料仓三(103)和初混料仓四(104)的旁边设置有初混喂料斗二(111),所述的初混喂料斗二(111)旁边设置有可以提升种子的初混输送机二(108);所述的初混料仓五(105)和初混料仓六(106)的旁边设置有初混喂料斗三(112),所述的初混喂料斗三(112)旁边设置有可以提升种子的初混输送机三(1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子混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初混料仓一(101)和初混料仓二(102)的进料口上方设置有能承接上述初混输送机一(107)的初混进料管一(113);上述的初混料仓三(103)和初混料仓四(104)的进料口上方设置有能承接上述初混输送机二(108)的初混进料管二(114);上述的初混料仓五(105)和初混料仓六(106)的进料口上方设置有能承接上述初混输送机三(109)的初混进料管三(11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混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混种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循环混种仓(301)上方能承接上述循环输送机(306)的循环进料管(30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子混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初混料仓一(101)、初混料仓二(102)、初混料仓三(103)、初混料仓四(104)、初混料仓五(105)以及初混料仓六(106)的出料口下方与初混输送带(1)之间均设置有初混振动给料器(116),所述的六个出料口上均设置有初混阀门(117),上述的初混进料管一(113)、初混进料管二(114)以及初混进料管三(115)上均设置有初混进料管阀门(11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种子混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循环混种仓(301)的出料口下方与循环混种输送带(4)之间均设置有循环振动给料器(304),所述的循环混种仓(301)的出料口上设置有循环混料阀门(305)。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子混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初混喂料斗一(110)、初混喂料斗二(111)、初混喂料斗三(112)以及循环喂料斗(5)的出料口下方均设置有喂料振动给料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27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搅拌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外压式弹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