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篷的升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2575.0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谢龙昌;钟再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龙昌;万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2 | 分类号: | B60P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篷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篷的升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兼具体积小不占空间、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易于装设、可长时间保持精度与独立结构易于维修的车篷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第一种车篷升降结构,基本上是以数支油压缸连动车篷升降。
现有第二种车篷升降结构(例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08188号的车辆篷架升降机构),是以单一动力装置同时控制数个连动杆驱动数个伸缩支柱,达到同步升降车篷。
现有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体积大而耗占空间。现有第一种以数支油压缸控制车篷升降的设计,必需设置大型的油槽,如此方可供数支油压缸所需的油压液量,而大型油槽体积大、耗占车上空间,且具相当重量,是缺点相当多的设计。
[2]不易制造。现有第二种以复数连动杆驱动数个伸缩支柱的设计,其连动杆必需将动力分别传递至车架前端与车架后端,如此长度的连动杆在制造上并不容易。
[3]不易装设。现有第二种以数个连动杆驱动数个伸缩支柱的设计,要使动力均匀的同时传送到车架前端与车架后端,并同时传动车篷升降,装设的位置与角度必需相当精确,只要任一连动杆有所歪斜或偏移位置,就会造成动力无法均匀传送,故,不易装设。
[4]长时间使用易失去精度。现有以连动杆将同一动力传输至数个伸缩支柱的设计,在长时间传递扭力的情况下,长长的连动杆可能失去精度而略有歪斜,严重的话可能影响同步传动的效果。
[5]连杆结构不易维修,第二种连动杆与伸缩支柱的组合设计,其数个连动杆与伸缩支柱为一体连动的结构,一个部分故障拆开维修,可 能使好几个关节跟着分开,再次组装需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不易维修。
有鉴于此,必需研发出可解决上述现有缺点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车篷的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兼具体积小不占空间、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易于装设、可长时间保持精度与独立结构易于维修等优点及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篷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固定单元,是具有:一固定部,用以将该固定单元固定于一车框上;一容槽;至少一活动单元,是与该固定单元相对应,且设有:一动力源,具有一动力输出端部;一第一传动部,是与该动力输出端部垂直啮合且受其传动;一第二传动部,是与该第一传动部同轴且同步转动;一相对传动部,套设于该第二传动部外且与其相互传动;该相对传动部具有至少一固定面,其用以固定于该固定单元的容槽的预定位置;一导轨,供套设于该相对传动部的外表面,并可与该相对传动部相对滑动;一连动端部,连结于该导轨的一端;且用以供该活动单元固定于一车篷;借此,当启动该动力源,该动力输出端部即垂直传动该第一传动部,使该第二传动部传动该相对传动部,因该相对传动部的固定面固定于该固定单元的容槽;使该第二传动部和该导轨同步的与该相对传动部产生相对移动;使该连动端部带动该车篷;该车篷即与该车框产生相对移动。
前述的车篷的升降装置,其中动力源为电动马达;所述动力输出端部为蜗杆;所述第一传动部为蜗轮;所述第二传动部为蜗杆。
前述的车篷的升降装置,其中固定单元设四个,每一固定单元皆概呈管状结构;其又包括:一辅助滑臂,其一端连接该车篷;一滑套部,连接该辅助滑臂的另端,且套设于该固定单元的外表面而可与其相对滑动。
前述的车篷的升降装置,其中活动单元设四个,每一活动单元又包括:一保护壳部,其用以保护该第一传动部及该第二传动部,该第二传动部是由该保护壳部延伸至该导轨内,并与该相对传动部啮合;该连动 端部位于该保护壳部上。
前述的车篷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又包括一辅助导引组,是设有:一导引条,其一端连结于该保护壳部;一导引通道,是与该相对传动部平行且连结于其外周缘;借此,当该第二传动部与该导轨相对移动,该导引条是同步于该导引通道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达到体积小不占空间的优点,使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达到易于装设的优点,可长时间保持精度,为独立结构易于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单元与活动单元相互位移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龙昌;万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谢龙昌;万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2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盖式可升降帆布自动覆盖装置
- 下一篇:新型双动力内燃牵引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