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乘员侧气囊冲击试验的固定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1369.5 | 申请日: | 201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4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管立君;钱国强;刘卫国;吴成明;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乘员 气囊 冲击 试验 固定 支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冲击试验领域,尤其是涉及汽车碰撞试验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驾驶室内乘员侧气囊对于保护乘员侧人员的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乘员侧气囊性能的好坏常常是评价汽车的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乘员侧安全气囊的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样件进行冲击试验,用以测试它的冲击性能,对仿真的结果进行验证。在乘员侧气囊的冲击试验中,往往需要气囊支架对气囊进行支撑,气囊在支架上起爆时再用冲击锤对其进行撞击,利用冲击锤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记录数据,最后用记录的数据对气囊和支架进行优化。当今没有专门设计用来对乘员侧气囊进行试验的支架,或者直接用白车身进行试验,这样如果发现设计上的缺陷,需要重新对车身开模,提高设计成本。2005年6月8日公告的CN270368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汽车正面台车碰撞试验装置,该装置利用白车身进行试验,如果将乘员侧气囊模块安装在白车身上,将气囊起爆后进行撞击试验,一旦发现设计缺陷,例如车内造型面板或者风挡玻璃角度等存在缺陷,则需要对车身支架进行重新开模,这样不但延长了设计周期,而且设计开发成本也相应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专业乘员侧气囊试验支架,或者直接用白车身进行试验,这样如果发现设计上的缺陷,需要重新对车身开模,提高设计成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乘员侧气囊冲击试验的固定支架结构,该结构可以模拟车内结构,对乘员侧气囊进行冲击试验,一旦发现设计缺陷可以及时修改,降低设计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用于乘员侧气囊冲击试验的固定支架结构,所述结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组合形成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在试验台的前后方向上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端之间设置造型面板,在试验台前侧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安装风挡板,所述风挡板向后上方倾斜。试验前,将乘员侧安全气囊模块按照实际工况安装在造型面板下表面,安全气囊起爆的同时将冲击锤弹出,冲击锤与安全气囊完成冲击,利用安装在冲击锤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记录数据,进而评估安全气囊的性能。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车内的实际工况调整支撑板的尺寸以及风挡板的角度和尺寸,替代了白车身进行乘员侧安全气囊的性能,避免了重新开模的风险,降低了设计成本。
作为优选,在所述风挡板与支撑框架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风挡板后侧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之间。由于在乘员侧安全气囊起爆时,会对风挡板产生冲击,支撑杆可以提高风挡板的强度,避免因冲击力过大而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风挡板与前侧的所述支撑板铰接。这样可以便于调整风挡板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造型面板向后侧斜下方延伸。这样进一步模拟车内乘员侧的实际工况,保证安全气囊的展开状态与实车一致,使乘员侧安全气囊的冲击试验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替代了白车身进行乘员侧安全气囊冲击试验,不仅可以模拟不同车型的内部结构,并且可以避免使用白车身进行试验,一旦发现设计缺陷,需要重新开模的风险。这样提高了乘员侧安全气囊冲击试验的通用性,并且降低了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安全气囊起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乘员侧气囊冲击试验的固定支架结构,该结构包括四块垂直焊接在试验台上的支撑板1,所述四块支撑板1依次连接成矩形的框架体,该框架体前后两侧的支撑板1垂直于试验台7的前后方向,左右两侧的支撑板1垂直于试验台7的左右方向。在前侧的支撑板1的上端面利用旋转铰链5安装一块风挡板2,该风挡板2用来模拟汽车的风挡玻璃,在所述风挡板2与两侧的支撑板1之间设置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位于风挡板2后侧面与左右两侧支撑板1上端面之间,起到加强风挡板2结构强度的作用。在四块所述支撑板1上端面上覆盖一层造型面板3,并且所述造型面板3根据实车的设计向后侧斜向下延伸,用来模拟乘员侧的车内造型,如图2所示,这样使得安全气囊8展开后的形状与实际工况下的形状一致,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13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部添料的蚯蚓反应器
- 下一篇:石英玻璃沉积载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