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循环电动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6864.7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1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邝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邝凌辉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B60L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宝利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循环 动力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其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循环电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节省能源,小型汽车技术,逐步向混合动力,电动马达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节能减排、节约能源的目的。但是目前投放使用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数量有限,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设置电动汽车充电站,所以这就给用户带来很多的麻烦,而且当前电动汽车充电后,充电一次,最多行驶500公里。正因为这些原因,给当前电动汽车发展带来一些阻力,所以现在急需一种能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循环电动力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强电动汽车的节能效果,延长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而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循环电动力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循环电动力装置,其设有一壳体,所述壳体内包含:装置转子、定子、整流器和电刷,所述装置转子、定子和整流器设置在汽车的四个轮子制动器上,所述电刷装置在整流器两侧面,所述电刷通过导线与汽车蓄电池连接。
还设有太阳能硅片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硅片电池板设置在汽车的车顶、前盖和后备箱盖上,所述多个太阳能硅片电池板串联,并通过导线与汽车蓄电池连接。
一种电动汽车循环电动力装置,其设有一壳体,所述壳体内包含:装置转子、定子、整流器和电刷,所述装置转子、定子和整流器通过一轴承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电刷设置在整流器两侧面传动轴对应位置上,所述电刷通过导线与汽车蓄电池连接。
还设有太阳能硅片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硅片电池板设置在汽车的车顶、前盖和后备箱盖上,所述多个太阳能硅片电池板串联,并通过导线与汽车蓄电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循环电动力装置在电动汽车的传动轴、轮子制动器上装上发电机、永磁马达和永磁电动机,通过其传动轴和轮子制动器转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产生的电能,通过连接线传输到电池储备器内,从而达到循环电动力能源,增长电动汽车一次充电所跑得的路程,起到了节省能源,方便用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循环电动力装置设于制动器上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循环电动力装置设于传动轴上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循环电动力装置设于制动器上的整体结构图,其设有一壳体7,在壳体7内包含:装置转子1、定子2、整流器3和电刷4,装置转子1、定子2和整流器3可以设置在汽车的四个轮子制动器上,电刷4装置在整流器两侧面,电刷4通过导线与汽车蓄电池连接,当汽车运转时,装置转子1与定子2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磁感应电动势,电流进入整流器3中进行整流然后通过电刷4导线连接流入汽车蓄电池中。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循环电动力装置设于传动轴上的整体结构图,其设有一壳体7,在壳体7内包含:装置转子1、定子2、整流器3和电刷4,装置转子1与定子2还可以通过一轴承5设置在传动轴6上,当汽车运转时,汽车传动轴运转,装置转子1随之运转与定子2同时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磁感应电动势,电流进入整流器3中进行整流然后通过电刷4导线连接流入汽车蓄电池中。
为了配合整个装置的效果,还可以在汽车的车顶、前盖和后备箱盖上设置有多个太阳能硅片电池板(图未视),这样太阳能通过先进的CPU处理使光能转成电能最大化,再与汽车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转化成的电能储存到汽车蓄电池中,给汽车提供动力。
当在电动汽车上安装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循环电动力装置后,可以通过其传动轴和制动器装置的转子和定子转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产生的电能,通过连接线传输到电池储备器内,从而达到循环动力能源,增长电动汽车一次充电所跑得的路程,起到了节省能源,方便用户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邝凌辉,未经邝凌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6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库门边框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水口自动剪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