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侧蝶窗开闭锁扣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55368.5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李西渝;张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10 | 分类号: | E05C17/10;E05C1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侧蝶窗 开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侧蝶窗开启和关闭的操纵装置,特别是汽车后侧蝶窗的开闭锁扣。
背景技术
部分汽车特别是微型汽车的后侧窗是设计成蝶型窗,即车窗玻璃不是沿着汽车的前后方向进行开启和关闭,其车窗玻璃的一侧是沿着与汽车侧面垂直的方向进行开启和关闭,使车窗玻璃一侧能够朝外开启一定的空隙。
汽车后侧蝶窗的开启和关闭是由汽车后侧蝶窗开闭锁扣来进行操纵控制,如图13所示,该锁扣由车身连接座1、玻璃连接座3、操纵手柄2、转臂5和限位簧片9组成,车身连接座1与转臂5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转臂5另一端与操纵手柄2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操纵手柄2另一端与玻璃连接座3通过销轴铰接,转臂5与操纵手柄2的铰接端呈近似椭圆柱形;限位簧片9为金属片,其安装固定在操纵手柄2的内表面,在锁扣处于完全收回状态时,限位簧片9位于操纵手柄2与转臂5之间,并且限位簧片9在位于操纵手柄2与椭圆柱形转臂端之间的部位呈向外突出状,在锁扣处于完全打开或收回状态时,该椭圆柱形的转臂端将与限位簧片9的向外突出部分挤压接触,从而阻止锁扣的收回或打开。
该种结构的汽车后侧蝶窗开闭锁扣是靠安装固定在操纵手柄内的限位簧片与椭圆柱形转臂端之间的作用来阻止锁扣的收回或打开,以锁定锁扣的收回和打开状态,使汽车后侧蝶窗不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轻易地关闭和开启。由于限位簧片为金属片,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疲劳极限,长期使用会使其弹性减弱,从而使锁扣的收回和打开状态的锁定不可靠,并且长期使用也容易使限位簧片产生断裂,使锁扣损坏,从而影响整车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侧蝶窗开闭锁扣,使锁扣的收回和打开状态的锁定可靠,并且长期使用不会影响锁扣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后侧蝶窗开闭锁扣包括车身连接座、玻璃连接座、操纵手柄和转臂,车身连接座与转臂一端铰接,转臂另一端与操纵手柄一端铰接,操纵手柄另一端与玻璃连接座铰接,转臂与操纵手柄的铰接端呈圆柱体形,在该转臂端的圆柱表面上设置有开启限位凸台和关闭限位凸台,在操纵手柄的内表面横向设置有限位凸筋,其位于操纵手柄与具有限位凸台的圆柱体转臂端之间,在锁扣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开启限位凸台与限位凸筋挤压接触,以阻止锁扣收回,在锁扣处于完全收回状态时,关闭限位凸台与限位凸筋挤压接触,以阻止锁扣打开。
开启限位凸台和关闭限位凸台的顶面为弧形面,限位凸筋的表面为圆柱面,在保证锁扣的收回和打开状态能够得以可靠锁定的前提下,能够使锁扣的收回和打开轻松灵活,以减小汽车后侧蝶窗开启和关闭的操作力量。
在车身连接座上垂直固定有挡块,该挡块与车身连接座上的铰接销轴孔的轴线成一夹角,该夹角与汽车窗框边缘的倾斜角度一致,在锁扣进行安装时,该挡块表面能够与汽车窗框边缘贴合,从而可防止汽车左右两侧的蝶窗开闭锁扣装错,同时也能增强车身连接座的强度。
将该汽车后侧蝶窗开闭锁扣的玻璃连接座安装在车窗玻璃上与车窗玻璃连接,并将车身连接座用螺钉固定在车身侧围上,即实现该锁扣在汽车后侧蝶窗上的安装。
操作时,用手扳动操纵手柄,即可将锁扣打开,使汽车后侧蝶窗开启,而关闭后侧蝶窗时,只需用手将操纵手柄拉回,使锁扣收回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后侧蝶窗开闭锁扣采用转臂圆柱体端上的两个限位凸台和操纵手柄上的限位凸筋来对锁扣的打开和收回状态进行限位锁定,其锁定十分可靠,由于去掉了现有结构中的限位簧片,经长期使用也不会出现锁扣失效、损坏等质量问题,同时也简化了锁扣的结构和装配工序,降低了锁扣的成本。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后侧蝶窗开闭锁扣在完全收回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沿纵向将操纵手柄剖开后该锁扣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该汽车后侧蝶窗开闭锁扣在完全打开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6为操纵手柄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A-A线的剖视图;
图8为车身连接座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仰视图;
图10为图9中B-B线的剖视图;
图11为转臂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1的左视图;
图13为现有汽车后侧蝶窗开闭锁扣在完全收回状态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2所示,该汽车后侧蝶窗开闭锁扣是由车身连接座1、玻璃连接座3、操纵手柄2和转臂5组成的连杆机构,车身连接座1与转臂5一端铰接,转臂5另一端与操纵手柄2一端铰接,操纵手柄2另一端与玻璃连接座3铰接,转臂5与操纵手柄2的铰接端呈圆柱体形,在该转臂端的圆柱表面上设置有开启限位凸台8和关闭限位凸台7,限位凸台7、8的顶面为弧形面。在操纵手柄2的内表面沿操纵手柄2横向设置有限位凸筋6,限位凸筋6的表面为圆柱面,其位于操纵手柄2与具有限位凸台7、8的圆柱体转臂端之间,在锁扣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开启限位凸台8与限位凸筋6挤压接触,以阻止锁扣收回;在锁扣处于完全收回状态时,关闭限位凸台7与限位凸筋6挤压接触,以阻止锁扣打开。在车身连接座1上垂直固定有挡块4,该挡块4与车身连接座1上的铰接销轴孔的轴线成一夹角,该夹角与拟安装锁扣的汽车窗框边缘的倾斜角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55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高散热效率的照明装置
- 下一篇:绞肉机出料圆孔盘修磨夹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