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抗β2糖蛋白I抗体IgG/A/M的方法及试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9644.0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6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林;周克元;李涛;吴柱国;钟运华;徐向红;潘荞;肖灿;伍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糖蛋白 抗体 igg 方法 试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涉及一种测定抗β2糖蛋白I抗体IgG/A/M的方法及试剂装置,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抗磷脂抗体是一族主要针对磷脂结合蛋白的异质性抗体。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是一组与抗磷脂抗体有关的疾病,典型表现有血栓、反复流产和血小板减少。以β2糖蛋白I(β2GPI)这种磷脂结合蛋白为靶抗原的抗磷脂抗体,则称为抗β2糖蛋白I抗体(aβ2GPI)。近年研究表明,β2GPI与血栓及妊娠疾病有一定的联系。
aβ2GPI包括IgG、IgM及IgA,IgG与血栓密切相关。aβ2GPI与β2GPI结合,可促进β2GPI与细胞膜表面磷脂稳定结合,从而干扰依赖磷脂的抗凝途径;主要是PC抗凝途径,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性。aβ2GPI还能促使β2GPI与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及血小板相关受体(血管内皮细胞上的Toll-likereceptor,单核细胞上的annexin A2、血小板上的apo ER2)结合,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而发挥其促凝作用。aβ2GPI同时也可激活血小板,诱导血栓素产生增加,促进血栓形成。也有学者报道aβ2GPI能抑制β2GPI与vWF结合,而解除β2GPI对vWF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
aβ2GPI,抗心磷脂抗体(ACA)与带负电荷的磷脂结合时,需要一种辅助因子β2GPI。β2GPI是一种能结合脂蛋白、阴离子磷脂、血小板、肝素、线粒体的载脂蛋白。磷脂与β2GPI结合,使β2GPI表面结构改变而出现被ACA识别的表位,从而发生反应。有研究显示,ACA似乎是直接针对含有β2GPI的阴离子磷脂复合物,或是针对β2GPI与磷脂结合中暴露的抗原决定族的,而与不含β2GPI的磷脂无反应,因此,有人认为检测aβ2GPI可能比ACA更有意义。且有研究表明aβ2GPI定量能准确反映患者体内aβ2GPI水平,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和病情观测的实验室方法。aβ2GPI定量较ACA定性有更高的特异性,可以与ACA联合互补作为APS诊断指标,有望在临床推广应用。并且对于那些临床上出现复发性流产、死胎等临床表现但其ACA定性为阴性的患者来说,如能进行aβ2GPI定量的检测,将有助于提高APS的诊断率,增加aβ2GPI的检测同时也能降低因ACA的假阳性所致的APS误诊率。
经典的ACA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和aβ2GPI ELISA均可检出aβ2GPI,两者检出结果存在相关性。但有时也不一致。部分是由于一些aβ2GPI只针对人源β2GPI,而不与牛源β2GPI起反应,因此以牛血清为稀释液的经典ACA可能无法检出这类抗体。目前多采用ELISA法检测aβ2GPI。aβ2GPI 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大程度上与抗原在微孔板上的表呈方式有关。近年的一些文献表明,采用普通微孔板的aβ2GPIELISA敏感性较差,而使用射线处理过或高抗原结合性的微孔板则可极大提高检测敏感性。其原理可能为aβ2GPI与这些微孔板表面结合后.构象发生改变,暴露出隐藏的抗原表位;或者这些微孔板表面可浓集β2GPI,可以与aβ2GPI稳定结合。
目前已有aβ2GPIELISA检测商品化试剂盒供应,如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生产的抗β2糖蛋白1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但尚无aβ2GPI国际标准品以及标准化的aβ2GPI ELISA操作规程。与其他生物检测或免疫检测比较,这种通用的ELISA检测方法、技术、工具或产品仍有较多的不足而使其应用受限。
通用的ELISA方法、技术、工具或产品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12×8型、8×12型或整板型96孔专用微孔板作为抗原抑或抗体包被用品和反应容器,在使用时只能分成12批次、8批次或整板一次使用;
(2)定量测定所用的试剂可多达11种,每一种检测试剂都要用试剂瓶来盛装,并且每使用一种试剂时都需要更换吸液嘴来分别加注到微孔板的微孔中,不但试剂瓶种类多,加注试剂的操作也极为繁琐,如果不使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的话,则全部操作都要用手工来进行,而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的价格十分昂贵,投入较大;
(3)每一检测或每次检测无试剂信息的条形码,只能通过查看试剂盒外包装盒的标识才能了解或知悉检测试剂的生产批号及有效期信息,而且所知悉的信息在检测过程中不受控,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4)检测试剂在检测过程中为开放方式,容易引起各种试剂之间的交叉污染而影响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9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