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17688.X | 申请日: | 201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晖;刘建国;严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8/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张志伟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极板 结构 | ||
1.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由三层构成,中间为导电流、不透气液的分隔板,分隔板的两侧分别置有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导流板为具有带流道的导流板外框和多孔性导电材料的导流板内腔两部分组成,其流场由导流板外框的上下两侧流道和导流板内腔多孔材料孔隙共同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导流板外框的流道为与多孔性导电材料的导流板内腔相通的带条状沟槽。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导流板外框采用导电或非导电材料制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导流板内腔的多孔性导电材料为炭毡、石墨毡、泡沫镍、多孔不锈钢、经导电处理的海绵或硅藻土,其平均孔径为2-50μm,孔隙率为10-99%。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电、不透气液的分隔板为金属、石墨板、导电塑料或导电橡胶。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分隔板和导流板外框密封,密封方式为线密封、面密封、粘结或焊接;分隔板和导流板内腔紧密接触,接触方式为粘结、热压或直接接触。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导流板外框厚度在0.5mm~10mm之间,导流板内腔多孔性导电材料的厚度为导流板外框的1~2倍,使用时压缩至与外框同厚。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导流体外框和导流板内腔面积比在1∶1~1∶2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76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英晶片磨角机
- 下一篇:电机定子铁芯自动氩弧焊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