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热回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17635.8 | 申请日: | 201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7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安谷屋拓;深作博史;横町尚也;铃木润也;川口真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H02K9/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黄霖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回收 系统 | ||
1.一种热回收系统,包括:
电动旋转装置,所述电动旋转装置具有定子芯以及壳体,所述定子芯缠绕有线圈;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在第一热介质与第二热介质之间提供热交换,所述第一热介质与所述线圈接触并且从所述线圈吸收热;
管道,所述管道将所述电动旋转装置连接至所述热交换器,并且经由所述管道传输所述第一热介质;以及
所述第一热介质的贮存器,所述贮存器形成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电动旋转装置具有绝热体部,所述绝热体部防止所述第一热介质的热消散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贮存器具有热吸收护套,所述热吸收护套覆盖所述线圈并且在所述热吸收护套中形成所述第一热介质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贮存器具有储存所述第一热介质的储存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中:
所述贮存器具有热吸收护套以及储存室,所述热吸收护套覆盖所述线圈并且在所述热吸收护套中形成所述第一热介质的通道,所述储存室储存所述第一热介质;
所述管道在所述电动旋转装置的上游侧连接在所述热吸收护套的顶部;
所述储存室在与所述热吸收护套对应的位置处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并且所述管道在所述电动旋转装置的下游侧连接在所述储存室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绝热体部支撑如下所述的箱,该箱具有敞口的顶部、以及具有用作所述储存室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绝热体部是布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箱之间的腿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腿部由绝热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绝热体部是布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箱之间的绝热体。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绝热体部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并且形成所述储存室的绝热层。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绝热体部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的绝热层。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绝热体部是包围所述贮存器的壳体以及布置为经由间隙包围所述壳体的第二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中,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定子芯之间布置有辅助绝热体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辅助绝热体部是布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定子芯之间的腿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辅助绝热体部由绝热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76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益生菌对发生环境改变及生物学改变的人和动物的作用
- 下一篇:吸收性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