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尘降尘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6346.6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顾亚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亚祥 |
主分类号: | C09K3/22 | 分类号: | C09K3/22;C08L8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降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尘降尘剂,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业或采矿业的防尘降尘剂。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或者采矿施工工程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这样灰尘不但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而且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为此在这些场合通常需要进行防尘、降尘处理,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或者采矿施工工程中的防尘降尘处理通常是采用自来水直接进行防尘、降尘,这种方法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尘、降尘效果,但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而且还会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专门用于建筑业或采矿业的防尘降尘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尘降尘剂,按重量百分比其包括如下组分:异硬脂酸改性胶原15-50%,植物蛋白质15-40%,降凝剂3-23%,水基聚合物组合添加剂5-25%,分散剂3-15%,湿润剂1-10%。
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其包括如下组分:异硬脂酸改性胶原20-40%,植物蛋白质20-30%,降凝剂10-20%,水基聚合物组合添加剂10-20%,分散剂5-10%,湿润剂4-6%。
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其包括如下组分:异硬脂酸改性胶原30%,植物蛋白质25%,降凝剂15%,水基聚合物组合添加剂15%,分散剂10%,湿润剂5%。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防尘降尘剂中异硬脂酸改性胶原、植物蛋白质是新型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由新型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组合而成,聚合物中的交联度分子形成网状结构,分子间具有各种离子集团,由于电荷密度大,与离子之间产生较强的亲合力,使尘埃粒子反复结合成一个三维矩阵,能迅速捕捉并将微粒粉尘牢牢吸附,具有很强的抑尘、防尘的作用。该防尘降尘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捕捉、吸附、团聚粉尘微粒,将其紧锁于网状结构之内,起到湿润、粘接、凝结、吸湿、防尘、防浸蚀和抗冲刷的作用,因此该防尘降尘剂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可以有效的固定尘埃并在物料表面形成防护膜。降凝剂有助于恶劣环境下的不结冰,水基聚合物组合添加剂,分散剂,湿润剂,起到湿润、粘接、凝结、吸湿、防尘、防浸蚀和抗冲刷的作用,从而防止尘土飞扬。另外该防尘降尘剂是新型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无毒性以及良好的生物降解能力,对植被、水质及空气无污染,各项指标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及大气质量国家标准,在土壤中可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对土壤无侵害,对人体皮肤及动物无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防尘降尘剂,按重量百分比其包括如下组分:异硬脂酸改性胶原30%,植物蛋白质25%,降凝剂15%,水基聚合物组合添加剂15%,分散剂10%,湿润剂5%。
实施例二
一种防尘降尘剂,按重量百分比其包括如下组分:异硬脂酸改性胶原50%,植物蛋白质25%,降凝剂10%,水基聚合物组合添加剂5%,分散剂5%,湿润剂5%。
实施例三
一种防尘降尘剂,按重量百分比其包括如下组分:异硬脂酸改性胶原15%,植物蛋白质40%,降凝剂15%,水基聚合物组合添加剂15%,分散剂5%,湿润剂10%。
实施例四
一种防尘降尘剂,按重量百分比其包括如下组分:异硬脂酸改性胶原40%,植物蛋白质15%,降凝剂13%,水基聚合物组合添加剂12%,分散剂15%,湿润剂5%。
实施例五
一种防尘降尘剂,按重量百分比其包括如下组分:异硬脂酸改性胶原45%,植物蛋白质32%,降凝剂3%,水基聚合物组合添加剂10%,分散剂3%,湿润剂7%。
实施例六
一种防尘降尘剂,按重量百分比其包括如下组分:异硬脂酸改性胶原32%,植物蛋白质15%,降凝剂23%,水基聚合物组合添加剂25%,分散剂4%,湿润剂1%。
实施例七
一种防尘降尘剂,按重量百分比其包括如下组分:异硬脂酸改性胶原20%,植物蛋白质35%,降凝剂20%,水基聚合物组合添加剂5%,分散剂10%,湿润剂10%。
该防尘降尘剂在使用时需要进行稀释,对于小型喷洒设备可先将液体抑尘剂原液按所需用量倒入喷洒容器中,再按比例注入清水,随后搅拌均匀即可,也可边加水边搅拌,可先小倍率(原液∶水=1∶5)稀释。对于大型喷洒设备有两种方式稀释:一是可先小倍率(原液∶水=1∶10)稀释,随后倒入设备容器中,再按所需比例注入清水进一步稀释备用;二是直接将原液倒入设备容器内,再一次性加入所需用水,利用水的冲击力稀释溶解即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亚祥,未经顾亚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63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