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防盗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2313.4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0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04 | 分类号: | B60R25/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防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汽车数目大幅增加,使得汽车门锁具有一定的互开率,降低了汽车的防盗功能,因此各个生产厂家开发了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对于已装有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的汽车,即使盗车贼能打开车门也无法开走汽车。
典型的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汽车点火钥匙中内装有电子芯片,每个芯片内都装有固定的身份识别号码,只有钥匙芯片的身份识别号码与发动机一侧的身份识别号码一致时,汽车才能启动,相反,如果不一致,汽车就会马上自动切断电路,使发动机无法启动。
现在大部分车辆都装备了发动机防盗系统,发动机防盗系统一般分为密码应答器、防盗线圈及发动机防盗控制器三部分,从而构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发动机防盗控制器内一般有主控芯片、基站及通信电路等电路,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降低汽车厂家的生产成本。
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一种发动机防盗系统,并且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防盗系统,以达到在保证发动机防盗系统可靠性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盗系统为密码应答器通过防盗线圈将信息发送给发动机防盗基站,发动机防盗基站接收到信息后发送给组合仪表中的组合仪表防盗模块;发动机防盗模块将验证信息传递给发动机控制模块,发动机控制模块进行解密验证后发动机点火,从而将车门验证与发动机启动验证分开,最大程度利用组合仪表中的芯片、通讯电路、电子元器件实现发动机防盗的功能。
所述的组合仪表防盗模块为LIN收发器连接到加密解密算法模块,从而将发动机防盗基站传递过来的LIN信号进行加密解密。
所述的发动机防盗基站采用的芯片信号为PCF7992,从而将防盗线圈的验证信号转化为LIN信号与组合仪表防盗模块中的LIN收发器进行通讯。
所述的组合仪表防盗模块中的加密解密算法模块连接到组合仪表中的CAN收发器后再与发动机控制模块连接,从而实现组合仪表防盗模块与发动机控制模块之间的CAN通讯。
所述的发动机防盗基站设置在防盗线圈附近,与组合仪表相对独立,从而实现采集信息与信息解密验证的工作分开。
所述的防盗系统中的LIN收发器以及其通讯电路、CAN收发器以及其通讯电路、加密解密算法模块的主芯片均为组合仪表本身自带的,使得防盗系统最大程度利用组合仪表的芯片、通讯电路、电子元器件,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所述的加密解密算法模块的主芯片型号为PD78F0828。
所述的CAN收发器的型号为TJA1040,从而使得组合仪表防盗模块与发动机控制模块实现高速通讯。
所述的发动机防盗基站的电路为芯片PCF7992的20脚接汽车蓄电池,4脚,5脚接防盗线圈,18脚接LIN1,芯片将解密后的低频信号转化为LIN信号通过LIN BUS发给组合仪表防盗模块。
一种发动机防盗系统,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保证了发动机防盗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由于主要利用组合仪表中的电子元件,不增加额外元器件,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3、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和对现有车辆改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防盗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防盗系统的发动机防盗基站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防盗系统的组合仪表LIN BUS接口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防盗系统的组合仪表CAN BUS接口电路图;
在图1-4中,1、密码应答器;2、防盗线圈;3、发动机防盗基站;4、组合仪表防盗模块;5、发动机控制模块;6、LIN收发器;7、加密解密算法模块;8、CAN收发器;9、组合仪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密码应答器1通过防盗线圈2将信息发送给发动机防盗基站3,发动机防盗基站3接收到信息后发送给组合仪表9中的组合仪表防盗模块4;发动机防盗模块4将验证信息传递给发动机控制模块5,发动机控制模块5进行解密验证后发动机点火,发动机控制模块设置在发动机旁,与组合仪表9相对独立。从而将车门验证与发动机启动验证分开,最大程度利用组合仪表9中的芯片、通讯电路、电子元器件实现发动机防盗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2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