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斯特林发动机余热发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2063.4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6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唐大伟;杜景龙;李铁;周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K27/02 | 分类号: | F01K27/02;F02G1/043;F02G1/05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斯特林 发动机 余热 发电 方法 | ||
1.一种斯特林发动机余热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以锅炉排烟、汽轮机蒸汽、内燃机排气或燃气轮机排气为热源;B)利用做了绝热处理的集热管,将这些余热引至集气腔;C)斯特林发动机吸热器位于集气腔内,吸热器与集气腔壁接触处严格密封;D)被加热的斯特林发动机吸热器内工质推动斯特林发动机工作;E)由斯特林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F)余热气体加热吸热器内的工质后排入环境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中的集气腔,为斯特林发动机吸热器与余热热源进行热交换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中的吸热器,为管式换热器或热管型换热器,内部充有工质。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余热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中,集热管的中心线与吸热器对称轴重合,吸热器顶部与集热管内蒸汽或烟气的来流方向垂直;集热管、集气腔外壁面设有保温绝热材料,吸热器与集气腔内壁之间用耐高温的材料密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中,对于锅炉烟气,燃气轮机排气组分中含水分较少的工况,斯特林发动机布置在集气腔下方;对于汽轮机排汽或内燃机排气,斯特林发动机布置在集气腔上方,防止余热气体中的水分凝结引起吸热器的锈蚀。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余热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中的吸热器内工质,为氦气或氢气,工质受热膨胀推动斯特林发动机的动力活塞运动,做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步中,斯特林发动机与发电机的动力连接方式为联轴器、啮合齿轮或皮带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20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