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霉菌微型转座突变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0631.7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丁晓明;张欣城;鲍芸;张渤;张霖;赵国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N15/63;C12N15/113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霉菌 微型 突变 系统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对IS204的转座酶识别序列,其特征在于为IRL和IRR位点,其序列分别为SEQ ID No. 1和SEQ ID No. 2所示。
2.一个用于转座的质粒,其特征在于由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座酶识别位点序列所构建,序列如SEQ ID No. 20所示,记为pDZY1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转座质粒的相应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质粒复制起始位点、抗药性基因、转座酶基因、接合转移起始位点、红霉素启动子以及转座酶识别位点IRL、IRR-1和IRR。
4.如权利要求2所述转座质粒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以红色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为模板,用引物SEQ ID No. 3和引物SEQ ID No. 4扩增红霉素启动子片段,引物两端分别设计有XbaI和BamHI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把PCR产物片段与pMD19-T载体做T-A克隆后转化大肠杆菌,挑取阳性转化子并提取质粒DNA,即为pT-ermE ;以诺卡氏菌Nocardia asteroids(mexicana) YP21基因组为模板,以引物SEQ ID No. 5和引物SEQ ID No. 6扩增转座酶基因片段,引物两端分别设计有BamHI和EcoRI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 用BamHI和EcoRI酶切该PCR产物片段和质粒pT-ermE,然后连接所得的两条线性片段,转化大肠杆菌,挑取阳性转化子并提取质粒DNA,即为pT-ermE-tnp;用XbaI和EcoRI分别酶切质粒pBY102和pT-ermE-tnp,再把所得线性片段用T4 DNA连接酶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挑取阳性转化子并提取质粒DNA,即为pDZY10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转座质粒的衍生质粒,记为pDZY102~ pDZY107,其特征在于:
在衍生质粒pDZY102结构图中:
在衍生质粒pDZY103结构图中:
在衍生质粒pDZY104结构图中:
在衍生质粒pDZY105结构图中:
在衍生质粒pDZY106结构图中:
在衍生质粒pDZY107结构图中: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06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