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速列车自动识别的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9411.2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3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冯汉炯;成世毅;王太忠;杨正明;王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B61L2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刘显扬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速 列车 自动识别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识别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列车自动识别的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通过在所有机车、车辆上安装电子标签,在所有区段站、编组站、大型货运站和分界站安置地面读出设备(AEI);对运行的列车及车辆信息进行准确地识别;经计算机处理后为TMIS(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提供列车、车辆、集装箱实时追踪管理所需的准确的、实时的基础信息;为分界站货车的精确统计提供保证;为红外轴温探测系统提供车次、车号的准确信息;还可实现部、局、车站各级现在车的实时管理、车流的精确统计和实时调整等。从而建立一个铁路列车车次,机车和货车号码、标识、属性和位置等信息的计算机自动报告采集系统。随着国内铁路客运专线的建成和运营,列车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一方面铁路原有的机车、车辆电子标签(RFID),地面车号自动读出装置,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列车的运行和管理的需要;现有的机车、车辆电子标签适用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仅为160公里/小时,报文存储容量为210位;另一方面高速列车运行调度、行车安全管理等迫切需要一种技术方法来实现车号的自动识别,将列车车号、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等实时传给地面车站等管理中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列车速度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列车高速运行(其使用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50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使用的用于高速列车自动识别的电子标签。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高速列车自动识别的电子标签(RFID),包括用于取得能量并为所述电子标签供电的能量取得单元,所述能量取得单元包括用于将电压由交流转换为直流的整流模块和将所述直流电压转换为适于所述电子标签使用的电压变换模块,所述电压变换模块包括用于减少所述电压变换模块的动态响应时间的加速电路,所述加速电路与所述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高速列车自动识别的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电子标签提供时钟的FSK单元,所述FSK单元包括FSK振荡电路,所述FSK振荡电路为响应时间为微秒量级的多谐振荡器。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高速列车自动识别的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子标签的逻辑控制并存储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默认报文的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子标签的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搜集列车运行状态信息并形成状态信息报文的编程逻辑模块和用于存储所述默认报文的存储模块。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高速列车自动识别的电子标签,所述能量取得单元还包括在所述能量取得单元取得的电压大于最大设定值时,改变其负载并使得所述能量取得单元输出的电压稳定、在所述能量取得单元取得电压小于最小设定值时关断所述能量取得单元的输出电压的能量过载保护模块。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高速列车自动识别的电子标签,所述默认报文内容包括:列车编号、列车车次和检修信息;所述报文采用BCH编码,所述报文的存储容量为1023位。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高速列车自动识别的电子标签,所述解调单元包括用于解调其接收到的调幅信号的调幅解调模块和用于将所述解调后的信号进行码形变换并发送到所述主控单元的码形变换模块。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高速列车自动识别的电子标签,还包括用于取得列车状态参数、并将其取得参数发送到主控单元的对外接口单元。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高速列车自动识别的电子标签,所述加速电路包括电容C1、电阻R1和电阻R2;其中,电容C1一端连接在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电压输入端,其另一端与并接的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并接的电阻R1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电压输出端。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高速列车自动识别的电子标签,所述多谐振荡器包括三极管V76、三极管V77、电阻R82、电阻R83、电容C133、电容C135、电容C122、电容C134、电容C120和电容C124;其中,三极管V76和三极管V77的基极通过串接的电阻R82和R83连接,所述三极管V76和三极管V77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76和三极管V77的集电极通过并接的电容C122和C134连接;电容C133并接在三极管V76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容C135并接在所述三极管V77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容C120并接在三极管V76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77的基极上;电容C124并接在三极管V77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76的基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9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醇基燃料节能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