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IGBT模块散热面上涂敷导热硅脂的装置及相关涂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7932.4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0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2 | 分类号: | B05C1/02;B05C11/02;B05C13/02;B05D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gbt 模块 散热 面上 导热 装置 相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敷导热硅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在IGBT模块散热面上涂敷导热硅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在IGBT模块散热面上涂敷导热硅脂的装置及相关涂敷方法。
背景技术
IGBT模块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自身散热的好坏。设计中把其底板与散热器相连接,其间隙涂敷导热硅脂。导热硅脂热性能优异,有卓越的稳定性、耐温性和低渗出性。能够有效的将热散出,以填充或涂敷的方式,导出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散热器的安装表面光洁度应≤10μm,如果散热器的表面不平,将大大增加散热器与器件的接触热阻,甚至在IGBT的管芯和管壳之间的衬底上产生很大的张力,损坏IGBT的绝缘层。导热硅脂涂敷工艺要求如下:
1.清洗待涂敷表面,除去油污;
2.然后将导热硅脂直接挤出,均匀的涂敷在待涂敷表面;
3.注意施工表面应该均匀一致,只要涂敷薄薄一层即可;
4.可通过静置、加压或真空排泡的办法来解决使用过程中夹带的少量空气;
5.导热硅脂的使用不是涂的越多越好,而是在保证填满间隙的前提下越薄越好(一般为100μm-150μm),且保持一致性。
由此可见,满足导热硅脂涂敷工艺要求是保证IGBT模块散热质量、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而传统的涂敷工具是扁平刮刀或相似工具,涂敷时,使用扁平刮刀或相似工具将导热硅脂刮平。经常出现以下问题:
1.涂敷厚度和均匀性不能保证;
2.涂敷过程中,导热硅脂容易进入到IGBT模块的安装孔里,改变螺栓的紧固力矩值,影响安装质量;
3.涂敷加压排泡不充分,使导热硅脂夹带少量空气,安装后导致IGBT模块底板局部无导热硅脂,严重影响IGBT模块散热质量。
因此,研发一种新型的在IGBT模块散热面上涂敷导热硅脂的装置,势在必行,以保证导热硅脂涂敷的质量要求,延长IGBT模块的使用寿命,并能够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导热硅脂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在IGBT模块散热面上涂敷导热硅脂的装置及相关涂敷方法,该在IGBT模块散热面上涂敷导热硅脂的装置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采用该在IGBT模块散热面上涂敷导热硅脂的装置涂敷能够保证导热硅脂涂敷的质量要求,延长IGBT模块的使用寿命,并能够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导热硅脂的浪费,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IGBT模块散热面上涂敷导热硅脂的装置,其特点是,包括网孔板和网孔填平工具,所述网孔板上设置有用于紧密贴合在所述IGBT模块散热面上的网孔区域,所述网孔填平工具与所述网孔区域配合使用用于涂敷所述导热硅脂时将所述导热硅脂填平所述网孔区域的网孔。
较佳地,所述网孔区域的厚度H2与所述IGBT模块的散热面积S1、所述导热硅脂的涂敷厚度H1和所述网孔的总面积S2的关系为H2=S1×H1/S2。
较佳地,所述网孔的大小不完全相同。
较佳地,所述网孔板是钢网,所述网孔填平工具是刮刀。
较佳地,所述的在IGBT模块散热面上涂敷导热硅脂的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IGBT模块的涂敷工作台。
更佳地,所述涂敷工作台上平贴有防静电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防静电层是防静电橡皮层。
更佳地,所述涂敷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IGBT模块的固定部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两个直角定位块。
更佳地,所述的在IGBT模块散热面上涂敷导热硅脂的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涂敷工作台安设在所述底座上。
较佳地,所述的在IGBT模块散热面上涂敷导热硅脂的装置还包括立杆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可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立杆上,所述网孔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
更佳地,所述连接块可滑动套设在所述立柱上并通过紧固螺母紧固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网孔板轴接在所述连接块上。
更佳地,所述的在IGBT模块散热面上涂敷导热硅脂的装置还包括网孔板固定部件,所述网孔板固定部件可上下移动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杆上用于所述网孔板向上转动后固定所述网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7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进料式冲孔机
- 下一篇:一种矿物浮选起泡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