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化废旧有机玻璃裂解回收工艺及其工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5957.0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0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华永康;陈银飞;余建锋;张泽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C08L3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3 | 代理人: | 陈向群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废旧 有机玻璃 裂解 回收 工艺 及其 工艺设备 | ||
1.一种连续化废旧有机玻璃裂解回收工艺,其特征是该生产工艺包括废旧有机玻璃处理、气体置换、加热传热介质和热裂解处理工艺步骤,各工艺步骤的内容如下:
废旧有机玻璃处理:将有机玻璃边角料、余料及旧废料进行破碎,得到的有机玻璃料粒备用;
气体置换:将备用的有机玻璃料粒按照500Kg/h的加料量,加入到在裂解釜的料仓中,然后对料仓内气体进行置换,抽真空到-0.06~-0.08MPa,然后后充氮至储罐压力约为6000Pa,使得料仓压力与裂解釜内压力一致;
加热传热介质:选择液态熔盐作为传热介质,将液态熔盐加入到裂解釜中,并加热至摄氏458-462℃;
热裂解处理:将备用的有机玻璃料粒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加入裂解釜进行热裂解,裂解釜中液态熔盐包覆在有机玻璃料粒的表面,形成“液包固”状态,使得料粒受热均匀,迅速气化,热裂解所得到主要产品和副产品回收精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废旧有机玻璃裂解回收工艺,其特征是废旧有机玻璃处理步骤中有机玻璃料粒的直径范围为:5-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废旧有机玻璃裂解回收工艺,其特征是热裂解处理料步骤中裂解釜中裂解了料仓中90-95%有机玻璃料粒时,关闭放料阀,停止向裂解釜加料,启动螺杆输送机,将破碎后的有机玻璃料粒补充至料仓,然后开启放料阀,继续向裂解釜中加入有机玻璃料粒进行热裂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废旧有机玻璃裂解回收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熔盐长期使用后,采用熔盐泵和过滤器对熔盐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熔盐返回裂解釜,过滤器能对裂解釜中的液态熔盐进行循环过滤。
5.连续化废旧有机玻璃裂解回收工艺的设备,它包括螺旋给料器、料仓、裂解釜、过滤器和熔盐泵;所述螺旋给料器与料仓相配合,所述裂解釜分别于过滤器和熔盐泵相连接,所述料仓的底部与震动给料器之间设有下插板阀,该料仓与抽真空充氮泵相配合,所述裂解釜上连接有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给料器与裂解釜之间设有防热辐射加料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化废旧有机玻璃裂解回收工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防热辐射加料器由本体、隔热挡板、锥形隔热体和夹套管冷却机构组成,隔热挡板与本体51相连接,锥形隔热体设置在本体的中心线上,所述锥形隔热体有三个,锥形隔热体由隔热面板和隔热基材构成,隔热挡板和锥形隔热体在本体内形成五层隔热的作用,隔热挡板和锥形隔热体之间有20mm环状间隔,隔热挡板呈斜角30°布置,在本体外侧面设有夹套管冷却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59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