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细菌纳米磁小体为载体的复合肿瘤基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5456.2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8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叔人;唐翌姝;王冬梅;周春霞;马文波;刘容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47/4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 代理人: | 郑明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 纳米 小体 载体 复合 肿瘤 基因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肿瘤免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细菌纳米磁小体为载体的复合肿瘤基因疫苗及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基因治疗是应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直接修复或纠正肿瘤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缺陷,或者通过增强宿主的免疫防御功能杀伤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是肿瘤DNA疫苗。目前对于体内基因免疫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肌肉注射免疫,电脉冲,基因枪等,几种方法各有利弊。直接肌肉注射免疫虽然简单,但是所需的基因量大,激起的免疫反应有效。电脉冲则影响的因素众多,而基因枪虽然所需基因量极少,但是需要的特殊的设备,造价昂贵。因此建立一种新型安全简便的基因传递方式极为重要。细菌纳米磁小体(BMP)是新型生物学纳米材料,主要成分是Fe3O4,直径在25nm~45nm之间,外面被脂膜包被,膜上有大量的生物活性基团,可以与药物,基因等进行共价连接,而且连接基因后可以通过外加磁场而易于分离纯化。由于其具有趋磁性,当利用其进行体内基因传递时,可以用外加磁场使其具有磁靶向性。国内外虽然有研究报道其可以作为一种基因传递方式,但是对其应用的条件并未研究透彻。探索其作为基因传递方式进行体内外应用时的一系列条件,是利用BMP为载体建立一种复合基因疫苗,为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所必要的。本发明就是基于以上思路。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探索以细菌纳米磁小体为载体的复合肿瘤基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以细菌纳米磁小体为载体的复合肿瘤基因疫苗是由细菌纳米磁小体(BMP)、聚乙烯亚胺(PEI)和肿瘤基因疫苗组成,其中细菌纳米磁小体∶聚乙烯亚胺∶肿瘤基因疫苗的连接质量比为0.3∶1∶1,其制备步骤包括:
(1)对纯净的细菌纳米磁小体进行灭菌处理,并定量;
(2)将肿瘤基因疫苗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定量;
(3)将BMP∶PEI∶肿瘤基因疫苗的连接质量比为0.3∶1∶1,放入pH值为3~8的磷酸盐缓冲体系溶液中连接,制得细菌纳米磁小体-聚乙烯亚胺-肿瘤基因疫苗复合物(BMP-PEI/肿瘤基因疫苗),该复合物就是本发明的以细菌纳米磁小体为载体的复合肿瘤基因疫苗。
(4)以上的肿瘤基因疫苗为具有抗肿瘤效应的质粒DNA。
本发明所述的以细菌纳米磁小体为载体的复合肿瘤基因疫苗制备方法的详细描述
(1)对纯净的细菌纳米磁小体进行灭菌处理是采用γ射线照射进行,照射剂量为15kGy;依照Nakamura,N.等人的方法测定细菌纳米磁小体在660nm的吸光值(Nakamura,N.,Mutsunaga.T.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allergen using bacterial magneticparticles:Biosensors.Anal Chem Acta,1993,281,585-589)并根据10D660=172μg细菌纳米磁小体对其进行定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54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桌边杯架
- 下一篇:一种空压机的标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