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数控筘动起毛共轭凸轮打纬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4975.7 | 申请日: | 201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1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勇 |
主分类号: | D03D49/30 | 分类号: | D03D49/30;D03D49/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数控 起毛 共轭 凸轮 打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轭凸轮打纬起毛机构,具体说是一种可织造出不同毛高的新型数控筘动起毛共轭凸轮打纬机构。
背景技术
毛巾机的起毛可分为筘动起毛和布动起毛两种方式:布动起毛大都采用数控起毛,利用数控电机控制织机的活动胸梁和后梁从而使织口位移的方式起毛,其不足之处是:活动胸梁和后梁的驱动能耗高,参与运动的部件多,对纱线的要求高且不容易同步,生产效率低;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号为200920353274.3的的毛巾机数控活筘机构,采用数控电机控制旋转轴的旋转角度,通过设置于旋转轴上的多个同步偏心凸轮来控制支轴经换向杠杆调整钢筘的张筘量形成活筘机构,筘座的摆幅是固定的,钢筘的运动受数控电机控制,其不足之处是该活筘机构只能适应国内筘座和引纬箱体为整体的低速毛巾织机,且整个活筘起毛部分都和筘座一起运动,运转惯性大,功效低,不便于提高生产率。
发明内容
为了针对筘座动、引纬箱不动的高速剑杆织机织造毛巾,解决传统打纬、引纬一体机的低效以及布动剑杆毛巾机对纱线要求高、能耗高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高速,结构紧凑,成本低,易维修,能织造不同毛高,织造效率高的新型数控筘动起毛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该机构可控制每一纬钢筘相对位移量,从而控制每一纬的毛高,织造波浪毛、锯齿毛等3-7纬/毛的任意毛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数控筘动起毛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包括共轭凸轮组、摆轴组合、打纬传动联杆和筘座打纬部分,共轭凸轮组经摆轴组合活动铰接打纬传动联杆传动筘座打纬部分,其技术特点是所述打纬传动联杆由相互依次铰接的两级以上的传动联杆组成,每两级传动联杆的铰接点均活动铰接有可活动升降的定位联杆,定位联杆连接数控调节机构实现调节定位联杆升降使每两级传动联杆夹角改变来控制打纬传动联杆两头的直线传动有效总长度。
所述共轭凸轮组由两凸轮固定连接在主轴上组成;所述摆轴组合由摆轴上固定连接上转子摆臂、下转子摆臂、打纬传动摆臂和定位摆臂组成,上转子摆臂和下转子摆臂上分别经轴承配合连接上转子和下转子对应在共轭凸轮组两凸轮上无间隙滚动;所述打纬传动联杆包括相互铰接的一、二级传动联杆,一、二传动联杆的铰接点活动铰接定位联杆,一级传动联杆另一端活动铰接打纬传动摆臂;所述筘座打纬部分包括打纬摆臂、筘座脚、筘座、导轨片和钢筘,筘座脚上设有带导轨片和钢筘的筘座,筘座脚与打纬摆臂经打纬轴固定连接,打纬摆臂另一端活动铰接二级传动联杆另一端;所述数控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联杆和带槽摆臂,调节联杆一端活动铰接定位摆臂,调节联杆另一端经轴承连接有定位转子,定位转子位于带槽摆臂上的圆弧槽内呈无间隙滚动,带槽摆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带槽摆臂轴,所述调节联杆上活动铰接一偏心联杆,偏心联杆的另一端经轴承滚动配合于一偏心凸轮上,偏心凸轮固定连接于一由数控电机经减速机构驱动的偏心轴上, 偏心轴或其同步运转的轴上设有与织机上信号采集机构对应的原点信号;所述数控电机和原点信号采集机构均连接于织机电控箱上。
所述带槽摆臂上的圆弧槽是摆臂组合在共轭凸轮组运动时经上下转子滚动作用下下转子与主轴中心距最大时以调节联杆与定位摆臂的铰接点为圆心、调节连杆的长度为半径的圆弧槽,圆弧槽的上下宽度与定位转子的直径相同,所述定位转子也可用圆弧滑块。
所述主轴、摆轴、打纬轴、带槽摆臂轴和偏心轴均中心距相对固定且连接在织机上呈活动旋转状态。
所述调节联杆上定位转子位于圆弧槽内离带槽摆臂轴最远位置为原点位置,摆臂组合在共轭凸轮组作用下运动至上转子与主轴中心距最大时,定位摆臂经调节联杆、定位转子作用于带槽摆臂上带动定位联杆使一、二级传动联杆由上凸三角运动成一直线形成筘座上钢筘向左最大打纬幅度和最大打纬力实现毛巾织造的闭筘;定位转子在圆弧槽内离带槽摆臂轴最近位置时一、二级传动联杆在定位联杆作用下下拉幅度最大形成的下凸三角内夹角最小实现毛巾织造的最大张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勇,未经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