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流动性抗冲聚丙烯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3840.9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2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波;魏文骏;于佩潜;胡慧杰;张晓萌;于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10/06 | 分类号: | C08F210/06;C08F110/06;C08F4/649;C08F4/646;C08F21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卢绮琴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性 聚丙烯 制备 方法 | ||
1.直接在聚合反应器中生产熔体流动指数为25~100g/10min的高流动性抗冲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两步聚合反应,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丙烯的均聚反应的催化剂使用氢调性能好的外给电子体,第二步丙烯与α-烯烃的共聚反应时加入氢调性能比第一步弱的外给电子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包括活性固体催化剂组分、有机铝化合物助催化剂组分和外给电子体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使用的所述外给电子体为醚类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醚类化合物为乙醚、二异戊基醚、乙基叔丁基醚、甲基叔丁基醚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中使用的所述外给电子体为硅烷类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类化合物为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或双全氢异喹啉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烯烃为乙烯、1-丁烯和4-甲基-1-戊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活性固体催化剂组分为含钛的固体催化剂活性组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有机铝化合物为烷基铝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中活性固体催化剂组分与有机铝化合物助催化剂组分之比以Ti/Al摩尔比计为1∶25~1∶10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直接或经预络合后或经预聚合后加入到第一步的均聚反应器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络合的温度在-10~60℃之间,预络合的时间为0.1~180分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聚合的温度在-10~60℃之间,预聚合的倍数在0.5~1000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在丙烯液相、气相或液—气组合条件下进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聚合温度为0~150℃,聚合压力为常压或高于聚丙烯在相应聚合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聚合温度为40~100℃。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聚合温度为0~150℃,聚合压力为常压或高于常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聚合时聚合温度为以40~100℃,压力为1.0~3.0MPa。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是连续进行或间歇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38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皮带输送分切机
- 下一篇:对无线设备的功能的受控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