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声屏障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3699.2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方;傅大放;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E01F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屏障 | ||
1.一种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钢筋网(10)的陶粒声屏障主体(1),在陶粒声屏障主体(1)上设有降噪单元(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噪单元(16)包括:分布有透水孔(6)的底板(2),在底板(2)上设有由隔水板(4)分割形成吸声腔(5)和内填吸声陶粒的种植腔(7),在吸声腔(5)内填充有吸声陶粒或者其他吸声材料,在种植腔(7)内种植有花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噪单元(16)包括:分布有透水孔(6)的底板(2),在底板(2)上设有由隔水板(4)分割形成吸声腔体(5)和内填吸声陶粒的种植腔体(7),在吸声腔(5)内填充有吸声陶粒,在种植腔体(7)内的吸声陶粒上覆盖有合成纤维毛毯(3),在合成纤维毛毯(3)上种植有花草。
4.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在底板(2)上设有侧板(8)且侧板(8)与隔水板(4)、底板(2)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在声屏障主体(1)顶部设置用于收集雨水的集雨槽(11)及立于声屏障主体(1)外侧的竖直导水管(12),竖直导水管(12)的上部与集雨槽(11)底部相通,在竖直导水管(12)的下部连接有水平导水管(13)且竖直导水管(12)的下部与水平导水管(13)的一端连接,在水平导水管(13)的另一端上连接有布水管(14),所述水平导水管位于(13)位于集雨槽(11)与顶层降噪单元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在底层降噪单元上设有横向贯通的软式透水管(15)及与软式透水管(15)相连的排水管(9)。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降噪单元(16)依向上或向下顺序排列于陶粒声屏障主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36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现浇混凝土成型基础桩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贝雷架吊装专用拆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