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半导体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02272.0 | 申请日: | 2010-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0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郑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768 | 分类号: | H01L21/768;H01L23/528;H01L23/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勍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半导体工艺。
背景技术
图1显示已知硅芯片的剖面示意图。该已知硅芯片30具有一硅基材31、至少一电子装置32、至少一穿导孔33、一保护层34及一重布层35。该硅基材31具有一第一表面311、一第二表面312及至少一穿孔313。该电子装置32位于该硅基材31内,且显露于该硅基材31的第二表面312。该穿导孔33贯穿该硅基材31。该穿导孔33包括一阻隔层333及一导体334。该阻隔层333位于该穿孔313的侧壁上,且该导体334位于该阻隔层333内。该穿导孔33具有一第一端331及一第二端332。该第一端331显露于该硅基材31的第一表面311,且该第二端332连接该电子装置32。该保护层34位于该硅基材31的第一表面311上,且该保护层34具有一表面341及至少一开口342。该开口342显露该穿导孔33的第一端331。该重布层35位于该表面341及该保护层34的开口342上,该重布层35具有至少一电性连接区域351,且该电性连接区域351连接该穿导孔33的第一端331。
该已知硅芯片30具有下列缺点。该保护层34的开口342的直径必须小于该硅基材31的穿孔313的直径,否则该重布层35的电性连接区域351会直接接触该硅基材31,而导致短路。然而,一般而言,该保护层34经由一曝光显影工艺图案化,且该工艺具有低分辨率,所以无法制造准确且细致的图案。因此,该保护层34的开口342的直径很可能会大于该硅基材31的穿孔313的直径,使该重布层35的电性连接区域351会直接接触该硅基材31,而导致短路。另一方面,如果该保护层34经由一高分辨率工艺图案化,则需要更多的后续工艺,使工艺变得复杂且昂贵。
图2显示已知半导体组件的剖面示意图。该已知半导体组件41包括一底材418、一保护层414、至少一电子装置415、至少一穿导孔结构416及一重布层417。该底材418具有一第一表面411、一第二表面412及至少一凹槽413。该凹槽413开口于该第一表面411。该保护层414位于该第一表面411上。
该电子装置415位于该底材418内,且显露于该底材418的第二表面412。该穿导孔结构416位于该凹槽413内且凸出于该第一表面411。该重布层417位于该保护层414上,且电性连接至该穿导孔结构416。
图3显示具有已知半导体组件的已知封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该封装结构40包括一基板44、一半导体组件41、一芯片43及一保护材料45。该芯片43位于该半导体组件41上,且经由这些凸块42电性连接至该重布层417。该保护材料45位于该基板44上,且覆盖该半导体组件41及该芯片43。
该已知封装结构40具有下列缺点。该保护层414为必要的;否则,这些凸块42可能电性连接该半导体组件41,而导致短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半导体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工艺,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一半导体装置,其具有一半导体基板及至少一导电孔,其中该半导体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该导电孔位于该半导体基板内,该导电孔包括一导体及一绝缘墙位于该导体的外围,且该导电孔显露于该半导体基板的第一表面;(b)于该半导体基板的第一表面,形成一孔洞于该导电孔的外围,其中该孔洞并未贯穿该半导体基板;及(c)形成一绝缘环于该导电孔的外围,其中将一绝缘材料填入该孔洞,该绝缘环的深度小于该绝缘墙的深度。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一半导体基板、至少一导电孔及至少一绝缘环。该半导体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该导电孔位于该半导体基板内。每一导电孔具有一导体及一绝缘墙位于该导体的外围,且该导电孔显露于该半导体基板的第一表面。该绝缘环位于该导电孔的外围,且该绝缘环的深度小于该绝缘墙的深度。
因为该绝缘环位于该导电孔的外围,该绝缘环能保护该导电孔的末端,使其不受到损伤。此外,该绝缘环及该导电孔的尺寸大于已知导电孔的尺寸,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能利用表面处理层、重布层或球下金属层轻易连接其它半导体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已知硅芯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显示已知半导体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显示具有已知半导体组件的已知封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至12显示本发明半导体装置的半导体工艺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显示本发明半导体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显示本发明半导体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2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器件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