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铸造用模具以及真空铸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1774.1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4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平井裕一;平尾浩昭;中岛雄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D1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丁利华;徐晓静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铸造 模具 以及 方法 | ||
1.一种真空铸造用模具(10),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模具(11),其具有第1模面(111),该第1模面(111)相对于所铸造制品的分模线而形成第1侧的外形;
第2模具(12),其与所述第1模具(11)接合且具有第2模面(121),该第2模面(121)相对于所述分模线而形成第2侧的外形;
凹部(13),该凹部(13)形成在通过所述第1模具(11)以及所述第2模具(12)合模而形成腔体(C)的所述第1模面(111)以及所述第2模面(121)的接合部的至少一方上;
脱模剂(14),该脱模剂(14)被涂布在所述第1模具(11)以及所述第2模具(12)的至少由所述凹部(13)所包围的内侧区域,且通过加热而胶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铸造用模具(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模具(11)具有所述凹部(13),
所述第2模具(12)具有凸部(15),该凸部(15)与所述凹部(13)嵌合成为残留有间隙,
涂布在所述接合部到所述凹部(13)之间的所述脱模剂(14)的一部分通过使所述第1模具(11)以及所述第2模具(12)合模而进入所述间隙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铸造用模具(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模面(111)以及所述第2模面(121)包括:供给成为所述制品的金属的熔融金属(M)的射出部(112、122);形成所述制品的制品部(113、123);以及相对于所述射出部(112、122)而设置在所述制品部(113、123)的所述熔融金属(M)的流动下游侧的溢出部(114、124),
所述凹部(13)连续地包围所述第1模面(111)以及所述第2模面(121)的外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铸造用模具(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13)形成在从离开所述腔体(C)外缘一定的距离的位置到所述第1模具(11)以及所述第2模具(12)的外周部的区域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铸造用模具(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模具(11)以及所述第2模具(12)的至少一方在从所述腔体(C)到所述凹部(13)的区域内具有孔(116),该孔(116)在使所述第1模面(111)以及所述第2模面(121)合模的方向上贯通,
该真空铸造用模具(10)还具有:
销(16),穿过所述孔(116),用于将所述第1模具(11)从所述第2模具(12)推出而使它们分离,以及
从所述凹部(13)连通至所述孔(116)的槽(117)。
6.一种真空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形成腔体(C)的第1模面(111)以及第2模面(121)的接合部上,将连续地包围所述腔体(C)的外周的凹部(13)形成在具有所述第1模面(111)的第1模具(11)以及具有所述第2模面(121)的第2模具(12)的至少一方上,
至少在所述凹部(13)内侧的包括所述腔体(C)在内的区域内,涂布通过加热而胶化的脱模剂(14),
通过使涂布了所述脱模剂(14)的所述第1模具(11)和所述第2模具(12)合模,至少使位于所述腔体(C)和所述凹部(13)之间区域的所述脱模剂(14)进入所述凹部(13),
通过将所述第1模具(11)以及所述第2模具(12)加热而使所述脱模剂(14)胶化,从而将所述第1模具(11)和所述第2模具(12)之间密封成能够将所述腔体(C)抽真空的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17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