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糖蔗茎尖组培脱毒快繁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99664.6 | 申请日: | 201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0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谭嘉娜;陈月桂;李奇伟;杨俊贤;吴文龙;潘方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 地址: | 524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蔗茎尖组培 脱毒 方法 | ||
1.一种糖蔗茎尖组培脱毒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预处理:将甘蔗截成双芽茎段,用75%酒精擦拭干净,新洁尔灭浸泡2-3分钟后,经50~55℃热水处理25~35分钟后置于基本培养基中于人工气候箱内高温催芽,或置于温室细河沙培养1周后,作为所用的外植体;
(2)外植体采集:将上述经过预处理后萌发的茎尖顶芽在无菌条件下摘取1~2mm的茎尖组织,利用滤纸桥的培养方式,接种在茎尖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其萌发芽点;
(3)分化培养:将步骤(2)萌发的芽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大量的丛芽;
(4)壮苗培养:将步骤(3)分化出的丛芽置于壮苗培养基上,培养一个周期,获得健壮的丛芽;
(5)生根培养:将步骤(4)经过壮苗的丛芽切成单株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6)移栽:当步骤(5)的生根苗长至3~5cm,根数5条以上时,移栽到室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糖蔗茎尖组培脱毒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培养基各组分及其含量为:
基本培养基:MS培养基和蔗糖25~35g/L, PH值为5.8~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糖蔗茎尖组培脱毒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茎尖诱导培养基各组分及其含量和诱导培养方式为:
茎尖诱导培养基:MS培养基、吲哚丁酸IBA0.01~0.03mg/L和活性炭0.8~1.2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糖蔗茎尖组培脱毒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化培养基各组分及其含量为:
分化培养基:MS培养基、6-苄氨基嘌呤6-BA0.1~0.8mg/L和吲哚丁酸IBA0.01~0.03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糖蔗茎尖组培脱毒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壮苗培养基各组分及其含量为:
壮苗培养基:MS培养基、蛋白胨0.1~0.3 g/L 和酵母0.1~0.3 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糖蔗茎尖组培脱毒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根培养基各组分及其含量为:
生根培养基:MS培养基、吲哚丁酸IBA0.1~0.3mg/L、萘乙酸NAA0.1~0.3mg/L和蔗糖40~60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蔗茎尖组培脱毒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植体预处理与灭菌分别是:
预处理:将糖蔗按照双芽截成段→用75%酒精和新洁尔灭菌预处理→经50~55℃热水处理25~35分钟后→置于人工气候箱内高温催芽,或置于温室细河沙培养1周后,作为所用的外植体;灭菌:用75%酒精浸泡0.5~1.0min后,用0.1%升汞处理3~5分钟,无菌水冲洗3~5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蔗茎尖组培脱毒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茎尖诱导培养方式为液体滤纸桥培养。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糖蔗茎尖组培脱毒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催芽的温度为35~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糖蔗茎尖组培脱毒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催芽的培养周期为1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未经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96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良产品返修追踪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癌细胞特征分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