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局部变形来解决纵梁成型扭曲回弹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8916.3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骆小红;彭斌;李小冬;付筱筠;黄奇华;叶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0 | 分类号: | B21D53/0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局部 变形 解决 成型 扭曲 回弹 工艺 | ||
1.一种采用局部变形来解决纵梁成型扭曲回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工位设置工序
在纵梁成型模具(7)上设置两个工位,即预成型工序工位与成型工序工位;
2)预成型工序
在纵梁成型模具(7)上的预成型工序工位加工设置至少两个一头大一头小的凸包,所述凸包的大头位于纵梁成型模具(7)侧壁内部,凸包的小头为光滑端并朝向纵梁成型模具(7)内腔的轴线方向,凸包的小头伸出模具侧壁0——5mm;
3)成型工序
将纵梁毛坯(8)套入经过预成型工序后的纵梁成型模具(7)中,经过冲压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局部变形来解决纵梁成型扭曲回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设置为六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局部变形来解决纵梁成型扭曲回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的位置分别为
第一凸包(1)位于纵梁成型模具(7)内腔左下内缘翻边圆弧拐点中心处;
第二凸包(2)位于纵梁成型模具(7)内腔左上内缘翻边圆弧拐点中心处;
第三凸包(3)位于纵梁成型模具(7)内腔底部呈现向上拱起处;
第四凸包(4)与第三凸包(3)关于纵梁成型模具(7)内腔的轴线对称;
第五凸包(5)位于纵梁成型模具(7)内腔底部平直段;
第六凸包(1)位于纵梁成型模具(7)内腔底部平直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局部变形来解决纵梁成型扭曲回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凸包(5)和第六凸包(6)关于纵梁成型模具(7)内腔的轴线对称且均位于纵梁成型模具(7)内腔底部平直段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局部变形来解决纵梁成型扭曲回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大头端和小头端的最长距离分别为
第一凸包:15±0.5mm;
第二凸包:21±0.5mm;
第三凸包:16±0.5mm;
第四凸包:14±0.5mm;
第五凸包:17±0.5mm;
第六凸包:18±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89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收缩膜高速自动烫金机
- 下一篇:太阳能内胆多功能组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