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嫁接提高切花菊插穗产量和品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8839.1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6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房伟民;张婧;陈发棣;陈素梅;管志勇;滕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A01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嫁接 提高 切花 菊插穗 产量 品质 方法 | ||
1.一种利用嫁接提高切花菊插穗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如下:
a.砧木的准备:嫁接的前一年11-12月份开始采集黄蒿(Artemisia scoparia)种子,12月至翌年2月于穴盘或育苗盘播种培养砧木;翌年2-4月苗3-4片叶时定植于营养钵;
b.接穗的准备:嫁接的前一年10-11月份花期选择生长健壮一致、无病虫害、花色鲜亮的切花菊植株,剪去开花枝条,集中栽植,加强肥水管理并做好病虫害预防,春季2-4月间摘心2-4次;
c. 嫁接与管理:翌年3至5月选择生长粗壮、长势一致的黄蒿砧木,以切花菊品种顶梢为接穗,选择粗细相近的砧木与接穗进行劈接,使两者形成层密切相接,用薄膜封住接口,将嫁接苗置于有遮光的大棚内,成活后统一定植于大棚内培养;一周后统一进行一次摘心,正常的田间栽培管理;于8月底进行夜间补光处理,防止花芽分化;
d.插穗的采集:嫁接苗和扦插苗摘心后20-25d,待侧枝长10cm至12cm时开始采集插穗,取其顶梢为插穗,每个分枝统一留基部2-3节,保留两三片完整叶片,每20-25d采穗一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88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